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9篇
科学研究   76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赵利民 《知识窗》2008,(9):58-58
[案例]2007年3月的一个上午,王某正横穿铁路时,一辆呼啸而至的列车将其撞飞,王某经抢救无效死亡。王某的丈夫要求铁路部门赔偿经济损失以及精神损失,遭到铁路部门拒绝。铁路部门认为,路口设有警示牌,王某的死亡是因她忽视警告穿过铁路造成的,根据法律规定,铁路企业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王某的丈夫于是将铁路部门告上法院,要求法院判决铁路部门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82.
判决的目的、性质和功能出发 ,论证并强调了判决应具有确定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 ,通过反观我国法院判决确定性程度之现状 ,分析其成因 ,最后对进一步增强我国法院判决确定性的有效途径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83.
论既决事实     
既决事实是法院确定的终局判决所确认的事实。既决事实,对于将来的相关案件具有预决效力,这种效力源于判决的效力。适用既决事实属于法院的职责,法院应主动查明适用;当事人或控辨双方也可以申请法院适用。在我国诉讼实践中,适用既事实在存在障碍,文中列举了主要保障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4.
西安有线电视台败诉:应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6月,西安有线电视台首播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在播出过程中,因大量插播广告而引起观众的不满。7月中旬,西安有线电视台用户王忠勤将西安有线电视台告上法庭,要求西安有线电视台向包括他在内的几十万有线电视用户赔礼道歉,并赔偿他被侵权费用每集20元及诉讼费用,所有用户免费收看一年或半年的有线电视节目。今年3月3日,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西安有线电视台向原告王忠勤赔礼道歉,并向其赔偿因此次诉讼造成的损失707.6元,赔偿其一个月的收视费17.8元。这起全国首例用户与电视台收视纠纷案的判决,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为此,本刊特编发两篇视角不同、观点各异的文章,以便使读者能从不同的角度观照、思考此案。  相似文献   
85.
易家炎 《声屏世界》2000,(12):17-17
在影视名人与新闻记者的诸多纠纷中,最近有两起有了明确的“说法”,不过都是名嘴胜出而记者败北赵忠祥与张淋互诉案,一审就明明白白地判决赵胜张败.程前诉南京“某报”侵犯名誉案,虽经法院调解达成协议,不再去对簿公堂,但务件是赔偿程前5万元并公开道歉.明摆着也是“某报”及记者输了,尽管输得比较体面,“放血”也不算太多  相似文献   
86.
87.
万静 《现代声像档案》2007,9(1):I0021-I0022
8年前的1997年,曾海波作为湖南经济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开始跟踪报道731部队细菌战国家赔偿诉讼案。2002年8月27日东京地方法院一审判决中国原告方败诉。  相似文献   
88.
从一起抚养案件判决的执行可以看出,民事执行中司法解释的演变可能会导致对判决主文不同的解读,执行法官要理性地比较判决的不同解读并进行选择。一般而言,在民事案件判决的执行过程中,应根据现行的法律及司法解释来解读一份判决。  相似文献   
89.
2007年5月2日.历时6年,经过英国高等法院、英国上诉法院、英国最高法院审理,道格拉斯婚礼案终于尘埃落定.这个案件因涉及名人的隐私权、新闻报道自由和商业独家授权合同而备受关注.由于英国实行判例法,其判决结果将对英国的有关名人隐私权、名人利用其私生活信息牟利的商业运作和司法操作具有重要意义.这也将对我国日后处理日益激化的名人与媒体关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0.
2007年5月29日,新华社向国内外发出一则电讯--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9日上午对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郑筱萸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玩忽职守罪判处其有期徒刑7年,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