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9篇
科学研究   5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蔡振  曹广芹 《考试周刊》2014,(52):130-131
<正>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数学,数学是物理学发展的根基,是研究物理学的有力工具,不论是物理实验的测量和计算,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还是习题求解等,都离不开数学的应用。但是,作为工具用的数学必须与物理现象的内容统一,并且受到具体的物理条件的制约,所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必须充分考虑到物理学科的特点,而且很多物理问题的解决是数学方法和物理思想巧妙结合的产物。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将物理学的问题转化为  相似文献   
12.
<正>高中物理解题历来使同学们感到困难,对于那些未知量较多的物理问题,中学物理中比较常见.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多数学生遇到这类物理题目时,往往束手无策.本文总结了一些处理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1.利用端值确定范围求解例1.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已知R1=10Ω,R2=8Ω,当开关置于1时,电流表读数为0.20A,当开关置于2时,则电流表的读数可能为()  相似文献   
13.
对超重、失重演示实验的再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重和失重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必修)的学习内容。 对于中学生而亩,这些概念,不易理解,若在新授课中,配上适当的演示实验,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而一般中学的实验室又没有专门的器材来演示超重和失重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利用身边物品来设计一些演示实验。设计该演示实验的关键在于怎样把超重、失重过程的瞬间效果定格显现出来。以前很多教师采用如图1的装置,手突然向上或向下加速运动时,让学生观察测力计读数,并与静止时的读数相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主要由于摩擦力引起,涉及运动、相对运动和功能转化等问题,属于典型的动力学问题.实际的传送带可能水平放置,也可以倾斜放置,相比之下,倾斜传送带更加复杂.传送带可以顺时针转动,也可以逆时针转动;物块可以放在顶端,也可以放在底端;摩擦力可以是静摩擦力,也可以是滑动摩擦力,还可能发生突变.但无论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  相似文献   
16.
<正>动量守恒定律是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都遵守的共同规律,应用非常广泛。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是相互作用的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实际上真正满足不受外力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动量守恒定律应用重在"三个"选取。一、动量守恒条件近似性的选取  相似文献   
17.
逆向过程处理(逆向思维法)是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如把物体的加速运动看成反向的减速运动,物体的减速运动看成反向的加速运动的处理,该方法一般用在末状态已知的情况,特别是末速度为零的情况,若用常规解法,未知量多.列出的方程多,解的过程繁琐,此时,巧用逆向转换法,可将问题巧妙转化为熟悉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各量的比例关系,使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8.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B.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小C.做加速运动的物体,因为速度越来越大,所以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码照相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得到应用.数码照相克服了普通照相需要冲胶卷、洗印照片的麻烦,照片可以随时在数码相机或电脑上查看,也可以在投影仪上让学生观看.这对于在物理教学上研究匀加速运动的图像十分方便,有利于学生理解匀加速运动.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则当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就不会只是凭空想象其中的物理过程,就能较好地构建实际问题的物理模型.因此,有必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这样不仅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