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00篇
科学研究   33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81.
中国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特点和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建国以来尤其80年代以来,耕地在大量被占用的同时,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也在加强。本文分析我国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时间阶段,运用开发力度指标分析了空间演变特征并在评价开发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这对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区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2.
283.
通过对36名大学生进行为期12周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干预,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旨在探究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大学生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效果,并针对注意力、动觉方位知觉两者与动态平衡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究动态平衡与运动认知功能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84.
公路综合信息系统,主要实现公路设施控制及运行车辆的信息化管理,包括存储查询公路交通标志标线信息,沿线各种机电设备信息、沿线管线信息、路面维修情况、各种巡逻车辆实时监控、紧急电话控制及隧道红绿灯远程手动控制等功能,为监控中心及设备设施业务部门管理人员提供监控调度及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285.
近年来,我国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愈加凸显。对西部N市G区的调查发现,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既源于供给侧改革精准度不够,包括经费投入、基础设施、文化活动、人才配备、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失衡,也源于需求侧管理的科学性不足、领导注意力倾斜度偏差、管理部门融合度不深等。为纾解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需要打破传统“二元”思维模式,强化需求侧科学管理能力,扩展弹性供需空间,坚持兜底供给与跨界融合供给并举,促进形成多元高效联动供给格局,以此助推县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表7。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286.
对现代资本“用时间消灭空间”扩张方式的批判离不开马克思早期对自然哲学时空置换辩证过程的分析。通过驳斥知性主观时空观和思辨唯心主义时空观,马克思指明了自然时间和劳动时间在生产劳动中的统一,然而当现代工业以量化的劳动时间作为价值尺度来衡量生产劳动之时,资本的扩张本性导致了时空置换的加速化状态和时空结构的不平衡性。加速化的时空秩序,处于政治国家所赋权的直接稳定性与市民社会货币共同体动态平衡的二律背反之中。此二律背反以其政治的维度凸显了资本速度的后果,而打破资本速度就要求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时空视域内,使新的共同体样式得以出场。  相似文献   
287.
288.
程宇飞  李荣日 《体育科学》2023,(8):14-23+32
数字经济是助力体育产业形成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加快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供需动态平衡的理论逻辑,系统揭示数字经济创新助力体育产业形成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的作用机制,全面审思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供需动态平衡的困境,并据此提出纾解之道,即以系统观念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多措并举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价值与效益;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和自主创新,健全极具韧性的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系统;提升数据采集精度和数据利用效能,有效识别和精准刻画体育用户的需求画像;健全体育产业数字化人才培养机制,激发数字化技术人才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289.
力学作为物理学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理研究的关键内容.力学问题的解决是实现知识实际应用的有效途径,也是高考中测试物理知识和力学知识的主要途径.然而,由于理解力学知识的困难和缺乏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许多学生不能灵活地使用力学知识来解决相关的问题,这使我们的学习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