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1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3篇
教育   5293篇
科学研究   801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655篇
综合类   458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36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670篇
  2013年   471篇
  2012年   555篇
  2011年   576篇
  2010年   519篇
  2009年   506篇
  2008年   557篇
  2007年   527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这是一个对"义教工程"二期全区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班的学员关于学习英语的情感因素的调查报告,包括他们的兴趣和动机。教字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对学习英语采取积极的态度,并且显示了目标化学习动机。通过分析,本文提供了一些教学上的启示:提高他们的内外学习动机,以克服他们学习上的障碍;设定现实目标,以使他们有成就感;积极灌输新教学理念,以符合新课标要求。  相似文献   
992.
动机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创造动机对人的创造力的激发与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阐述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  相似文献   
993.
近年来,外语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心理。在编制教材时,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学习的情感因素已经成为英语教材编写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文从对电大学员学习需求分析和远程学习者的学习障碍分析入手,结合英语语言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最新成果,探讨如何在“公共英语I”课程资源设计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课程的多种媒体资源中“内藏”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导学和助学内容,使其成为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94.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高级过程,它比一般思维活动更复杂,也更具有杜会价值。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应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各科教学的核心。我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摸索出一些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诱发思维动机 思维规律告诉我们,大脑思考必须有动机。思维动机一般分为内因、外因两方面,借助“外因”促进“内因”变化是提高思维动机和兴趣,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新课程的导语设计能否使学生产生悬念.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打开学生思维的门扉,就是教师成功…  相似文献   
995.
谈武术教学中的启发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利用各种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激发意向、启发思维、指点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武术运动,提高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诱导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96.
强调目标导向是协作学习的本质特点之一。文章论述了形成学习目标导向才真正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内部动机,最终达到提高在线协作学习效果的目的。为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导向的形成和维持,文章认为在线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时,应该考虑以下四个因素:小组构成、任务设计、权利分派和学习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997.
高校创新型教师的特征及创新型教师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教师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强烈的创新动机、健全的创新人格特征和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目前,创新型教师成长中还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高校应从内外找原因对症下药:一方面,要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激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形成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要创设有利环境,建立激发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98.
确定问题测验与道德心理的结构成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定问题测验(DIT)是科尔伯格的学生莱斯特提出的用来研究道德判断发展的一种心理测验方法。近30年来,该测验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其中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提出了四成分模型理论,这是对人的道德心理结构所做的深入分析,对理解人的道德行为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本文从历史和理论的角度对该模型进行深入评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探讨了该模型的一些有价值的贡献及其不足。希望为我国道德心理学研究提供一些有借鉴意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9.
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有重要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可从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发展师生情感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任何翻译活动都离不开起决定作用的译者,随着译者主体地位的提高,对于译者主体因素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从心理学角度考虑,翻译是译者的一种心智活动,是诸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进一步深化对译者主体因素的研究,本文试图结合心理学原理来探讨译者进行翻译创作活动的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