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38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邓付凤 《武当》2009,(5):28-29
八卦掌是内外双修的拳术,它结合了道家的导引吐纳术,融技击、养生、健身于一体,讲内外相合、上下相随、以意领气、以气领力。八卦掌的练功方法是非常独特的,以走圈为主,于走转之中外练筋骨劲力,内练浑圆之气。练好八卦掌必须了解、掌握其练功的理法精髓要义。  相似文献   
12.
卢艳彬 《精武》2011,(1):52-58
八卦掌功夫是"走"出来的,是由足下"五劲一意"之功锤炼而成。"五劲"属外,"一意"属内。内外合一,方能达"神气意力,合一集中"之高功境界;方能达以下催上,以内催外的奥妙神形;方能体会出《易经》所说的"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的真正内涵。练就“五劲一意”之功,周身之劲力能挂于腕上、指上,谓之八卦掌之功得矣。  相似文献   
13.
汪晓雷 《武当》2011,(3):27-28
八卦掌是以掌法和步法的变化转换为中心,其基本掌法是,单换掌、双换掌、蛇行掌、顺势掌、抱掌、合掌、扣掌及回身掌等基本八式。八卦掌流传至今已有多个流派,各派掌法名称有所不同,具体练法各有差异,但大多都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过程,从最基本的单换掌开始,逐步完成八掌转换连接。基本步法有起、落、摆、扣这  相似文献   
14.
张耀勇 《武当》2011,(3):40-41
所谓格斗,是在徒手状态下或持有器械状态下的打斗形式。欲在格斗中获胜,必须具备两大要素。即雄厚的力量基础和娴熟的技术素质。力量在格斗中的重要性是勿需质疑的。通常我们知道,小孩子打不过大人,这是因为两者的力量相差太悬殊。有句俗话说的好:身大力不亏。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让两个从没练过武的人打斗,身体瘦弱者若要战胜身材魁梧高大  相似文献   
15.
马雷石  刘海峰  冀潜 《精武》2009,(6):34-36
汤瓶七大势是汤瓶七势拳的内容核心,七大势为:撕、拉、开合、劈、撩、钻、挑。七势是七种不同方向的七种劲力及其变化。汤瓶七势必须在“汤瓶手”、“汤瓶身”、“辗步眼”的基础上盘练,否则浑身上中下三节劲不能贯为一气。而单练此七势,也仅是徒具外形,是盘不出汤瓶七势拳的独有内劲的。汤瓶七势拳是以汤瓶式与七种不同方向的劲力变化而命名的,故汤瓶七势拳又称汤瓶拳式七势拳。  相似文献   
16.
虚实是阴阳学说衍生出来的一个哲学范畴的概念,它时时刻刻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一切事物中无不含有虚实之变化。而富涵中国哲学思想的太极拳,始终贯穿着虚实变化之理。用虚实观考察太极拳拳理与拳法,进一步揭示虚实的辩证内涵及其在太极拳中的运用,对了解认识太极拳的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17.
肢体力是肌肉收缩拉动骨骼,骨骼以关节为转轴,带动人的肢体运动而发出的一种机械力。那么太极拳运动技击中,人体所发的肢体力干什么去了?发挥了哪些作用?这是我们必须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正确认识传统劲力理论和指导练拳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肢体力在太极拳运动技击中有以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武术劲力的认识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究竟什么样的力量才属于武术劲力,它又是怎样产生和传递的呢?本从生理学的角度对此做出了解释,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其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吾师喻润川二十年前口授的太极拳的劲力密要,不得外传。在多年的太极拳教学中甚感精深奥妙。现为纪念吾师、弘扬太极,精心整理,对外公布,与同仁同享共勉。太极拳的劲力密要如下:劲与力之区别:劲无形而力有形,劲沉而力浮,劲聚而力散,劲由筋而达于四肢可发可放,  相似文献   
20.
浅析形意拳的"劲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意拳是流传在我国民间历史悠久的拳种,也是我国民族遗产的瑰宝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及运动形式,深受广大练拳者的喜爱,文章就形意拳在练习时如何提高劲力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