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38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形式,武术套路运动劲力的力度表现方式具有自身的特点。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中力度表现方式及对运动训练影响的比较分析,提出正确解决武术套路运动中力度表现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2.
武术项目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其中的各种技术奥妙,还有待人们深入挖掘,武术的“劲力”就是其中一个需要重点挖掘的内容。文章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对武术的“劲力”进行了再认识和再分类。指出武术的“劲力”就是在武术技术攻防要求下的人体肌肉力量的运用技巧。文章从文化层面、发劲方式、劲力特点、发劲效果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能够较好的将所有劲力包容到相应分类中去,以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3.
贾新建 《武当》2013,(2):29-30
大成拳包含有站桩、试力、走步、发力、试声、推手和实作七步功法,简称为大成拳的"奇妙法门"。"奇妙法门"中的站桩是重要的基础功法。站桩分养生桩和技击桩。其中,技击桩的第一重要桩法是"矛盾桩"。矛盾桩不但以培养锻炼"内劲"为见长,而且还具有独到的技击作用。  相似文献   
104.
黄玉根 《武当》2014,(11):21-23
太极拳之内劲是精神意志力和肢体原始力的结合能量,其具有一定的表现形式。内劲和原始力具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想让内劲在日常锻炼中有所提升,就必须按照掌握内劲形成规律去持之以恒地训练,日久自然上身。内劲在作用于他人时,不但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巧妙,同时也有与其他武术运动不同的爆发能量。  相似文献   
105.
摘要:为了更好的理解新课标、科学合理地发挥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指导作用,本文基于人类发展科学和动作科学理论及实践,运用文献资料法梳理U12——14阶段健康个体的发展特征、采用案例教学法针对武术运动项目(健身长拳、健身南拳、健身短棍)进行案例教学。综述文献概括发展特征,即,动作发展特征为基本动作技术向专门动作技术过渡,生长发展特征为男生开始突增且功能不协调、女生持续稳定且功能稳定,认知发展特征为大脑额叶仍在发展,情绪发展特征为情境性启动明显。案例教学得出发展视角下武术运动项目技能学习相关因素涉及动作约束因素、发展过程、劲力以及生物发展轨迹等特征。基于发展特征分析武术运动项目案例教学得出相关启示,即为了更科学合理的教学,体育教师应该拓展(动作)发展科学的相关知识体系。研究结果将为一线体育教学实践提供间接参考。  相似文献   
106.
赵宝安 《精武》2011,(1):50-51
五行通背拳总操法有108种之多,打出"探肩送背、放长击远"、"贴衣发劲、击响见物"的皮鞭劲及大劈大盖的气势,是五行通背拳独特的风格特点,而皮鞭劲是五行通背总操法的整体劲力和能看到的表面(外)劲力,其练出内劲才是五行通背拳之精髓所在,同时也是检验、衡量五行通背拳功夫深浅的标志,能否更好地区分、练出皮鞭的“九柔一刚”——内劲与外劲及它的瞬间变化,  相似文献   
107.
为合理定位武术练拳致趣未来发展的研究趋向,探析中华武术(习武练拳)独特的致趣因素及其效果,主要采用访谈法,从技术本体论域的视角切入,从武术教育与教学拳种模式开发、武术课程思政文化育人方式转变、武术功法常态化演练艺术表达苛求三方面出发,思忖技击本质论视域下中华武术练拳致趣的实效改革,得出以下结论:劲力蓄发与体悟攻防、节奏缓疾与身心感受、轨迹曲弧圆融与动作顺畅奔放是达成练拳致趣的三个内在因素。以此为依据提出武术教育如下实践理路:在武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践练拳致趣的拳种模式;在武术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渗透练拳致趣的思政文化元素;在武术课堂教学及课外训练过程中突出功法常态化训练的致趣作用。  相似文献   
108.
鞭法为何威力巨大?是因为它能使全身的功力层层传导并叠加至鞭梢,它所发出的是全身的整体劲力,而非单纯的挥舞手臂的臂力,功力深者,随意出鞭,碎砖裂板,可在水泥地、墙上砸出很深的裂痕,这样的威力作用于人体,杀伤力可想而知。如何提高鞭法的功力呢?在鞭法的专项功力训练中,有一种简单但效果很好的训练法,就是———操重鞭!  相似文献   
109.
武术劲力的内涵、外延及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通过资料分析,论证了武术劲力的内涵:人们通过长期、系统而又科学的武术训练后,在武术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协调的整体性力量。依据逻辑学中的分类原则,对劲力的种类进行了简单的划分。最后阐释了劲力的整体性、协调性、集中性与随机性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0.
“鹰手拳”又名“岳氏散手”,在实战中特别注重擒拿术的使用。鹰手拳的劲力分为七种,即“阴、阳、刚、柔、弹、寸、脆”。它的打法主要有“高挑低压、翻崩滚砸”。在实战擒敌中,通过手法抓叼掳拿,擒拿对手的关节薄弱部位,达到卸骨拿筋,使敌屈服就范。实战擒敌时,心狠手辣,一旦得到下手的机会,就要毫不迟疑,迅猛快速地将敌擒拿制服。“鹰手拳”劲力刚猛,其十指宛如铁指钢钩,抓击时其劲力直接渗进人体的骨缝之中,并将敌方肌健揪断扯伤,达到卸骨分离的目的。平常训练“鹰手拳”要求在沉静自然中去训练,因为沉静可使精力集中,这有助于提高人意识的控制力,能够做到以意导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