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38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81.
在太极拳的训练体系中,套路技术训练是知己的功夫,推手技术训练是知人的功夫,也是检验太极拳技术水平的一种途径。在太极拳套路技术训练和推手  相似文献   
82.
论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式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献资料法、现场观察法,对竞技武术套路演练表现出进行形式美与运动员的成绩相关性进行考察,发现在目前规则的指导下,若难度分相等,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分与其演练表现的形式美的程度具有很大的相关性。研究认为:与现有规则相适应,竞技武术套路的形式美应充分表现其劲力、节奏和协调以及套路编排的结构等因素。  相似文献   
83.
李滨 《武当》2006,(9):32-33
(上接第5期)四、太极武事以得道1、太极体用解说《太极法说·太极体用解》曰:“理为精气神之体,精气神为身之体。身为心之用,劲力为身之用。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精气神有一定之主宰者,意诚也。诚者,天道;诚之者,人道,俱不外意念须臾之间。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气,其气意之流行,精神自隐微乎理矣。夫而后言乃武乃文,乃圣乃神则得矣。若特以武事论之于心身,用之于劲力,仍归于道之本也,故不得独以末技云尔。劲由于筋,力由于骨。如以持物论之,有力能执数百斤,是骨节皮毛之外操也,故有硬力。如以全体之有劲,似不能持几斤,是精气…  相似文献   
84.
寨庵 《武当》2004,(6):21-21
古代称太极推手为“擖手”、“打手”、“揉手”等,是中国武术一种综合性的实战技击方法,是太极运动的对练和对抗形式,有很高的锻练价值。它蕴藏着民族的文化内涵及古老的东方哲理,是以上肢躯干为进攻部位,运用棚、捋、挤、按等技法,以达到借力发劲,使对方身体失去平衡的一项传统性、健身性的体育运动。它的主要内容有单推手、双推手、定步推  相似文献   
85.
迷踪拳因属少林拳系而被世人称为外家拳;但近代迷踪拳的传播者孙通从嵩山少林寺学得此艺后,遍访大江南北,拜会许多名师高手,汲取了形意、八卦等各家之长,遂使迷踪拳除在主体上继承了少林外家拳的架子和风格外,更形成了自己内外兼练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86.
太极拳的核心是技击,技击的核心是劲力。广大太极拳习练者十分渴望掌握运劲发力规律,使自己的劲运得美观、力发得漂亮。然而由于太极拳传统劲力理论的观点分歧、内容庞杂,广大习练者很难从中系统、全面地掌握运劲发力规律,从而影响了运劲发力水平的提高,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笔者用现代物理力学知识,将人体所受的力分为支撑力、磨擦力、对手的打击力和打  相似文献   
87.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一,因其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而受到练习者的喜爱。太极拳的劲力则是太极拳演练的高层次技术要素,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于太极拳劲力方法提出浅显之刍论,以探讨太极拳演练劲力方法运用。  相似文献   
88.
张立岐 《武当》2012,(2):18
一、松柔是太极拳的显著特色松柔是轻灵、飘逸、柔顺、圆融、通透运动形态的集中反映。松柔程度决定太极功夫的深浅。因此,练拳首要是在松柔上下工夫,从精神到形体全部练松入柔,有些人不循拳理,忽视要领,练了很长时间仍松柔不好,身体僵硬,动作拘谨不连贯,像演木偶戏。犯的通病大多是肩肘过紧,肩胛骨缝没有打开,腋下不虚空,肘无下垂,耸肩抬  相似文献   
89.
一、什么是劲力 在传统太极拳理论中关于劲力的阐述:(1)王宗岳《太极拳沦》“由著熟悉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阴阳相济疗为懂劲。、”(2)武禹襄《十三势说略》“其根在脚,发于腿,主要腰,形于手指。”《太极拳解》“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  相似文献   
90.
韦群杰 《武当》2012,(8):28-30
六、鸡形1、劲力(1)金鸡独立向前纵步时,两手向前交错穿掌,有指头前钻的劲和掌根的塌劲;向前钻穿是用后腿的蹬劲,腰的拧劲;掌根的塌劲是用肩的沉劲、肘的坠劲和腕关节的下塌劲。独立时,前掌有肩肘的沉坠劲,腕关节的塌劲,食指的上挑劲;后手有肩的沉劲,肘的挣劲,腕关节的下塌劲,五指的微扣劲。同时还有头的顶劲,腰的塌劲,胯的缩劲,膝的微扣劲,支撑腿的蹬撑劲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