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05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赖彧煌 《红领巾》2005,(1):39-42
从胡适和梅光迪、任鸿隽的两次争论入手,对胡适弃文言用白话的立论依据进行了历史和理论的梳理.胡适从思考中国文学“有文无质“的弊病出发,为“白话“文学凝聚了“说法“,这是一种把文学变革落实到语言形式的革新方案,但胡适把白话的“达意“直接移用到“新诗“时,混淆了“诗法“和“文法“的区分.  相似文献   
102.
历史进化的学观念是胡适学思想中最具延续性和理论意义的创见。用“进化”的眼光看待学的“历史”,胡适创造性的融合,策略性地奠定了白话学的正宗地位,赢得了学革命的迅速成功,这是现代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03.
央科 《今日科苑》2007,(17):74-75
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的一个小山村,一个国家级的扶贫项目奶牛场建立起来了,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4年之间竟然遭受了8次雷击,先后有6头奶牛被击死,十几头奶牛受伤。但是,近在身边的村民却奇迹般的一次次躲过雷击,安然无恙。难道雷电长了眼睛?记者和气象专家深入勘查,终于揭开谜底。  相似文献   
104.
广西平南白话动词的重叠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南白话动词的重叠式十分丰富,单音节动词有“VV”式,“VVX”式(含“VV”返式,“VV先”,“VV下”式,“VV儿”式,“VV”,“VV架”式,“VV亲式”),“VAVB”式,双音节动词有“V1V1V2V2”式,“V1V2V1V2式。本对这些重叠式的构成以及它们的语法意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分析,同时对它们的语法功能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05.
有关清末民国“言文一致”运动的研究,自上个世纪20年代参与者的总结与反思始,至今已有百年。百年来的研究,由于受到社会政治、历史观念以及研究者个体的认知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在不同的阶段关注的程度和焦点有所不同,但始终处于语言、文学和思想文化史研究者的视野内,上世纪80年代呈现出繁荣景象,主要聚焦于清末民国“言文一致”运动相关研究概念的历史考察与思想文化层面的综合考察,还有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的个案考察及其发生学考察等几个方面。展望未来的“言文一致”运动研究,我们认为,现代转型、新媒体手段的运用、边缘人物的考索等,可能成为研究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06.
刘琳  周星好 《大众科技》2010,(10):239-241
通过对广西与东盟旅游业合作的现状分析,对北海旅游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局限性的总结,提出了广西与东盟国家实现旅游业大区域合作的设想,并给北海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7.
北海疍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充分开发广西北海疍家文化园本课程,既有利于开展具有本地本园特色的幼儿园教育,帮助幼儿健康、愉快地成长,也有利于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探究广西北海疍家文化园本课程开发在主动性、专业性、合理性、协作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  相似文献   
108.
1921年《小说月报》和1932年《申报·自由谈》的编辑更换在现代文学史上一向被视为“新文学”取代“旧文学”的象征性事件。在这现代性转型过程中,“语言转向”是要素,而报纸杂志的印刷文化在民族“想象共同体”与资产阶级“公共空间”之间所扮演的角色值得探讨。 本文比较分析1920年代《小说月报》、《申报·自由谈》、《半月》、《星期》、《小说世界》的“通信”和“谈话会”等栏目,指出“新文学”的“白话”取得意识形态“政治正确”地位,其“读者”作为一种隐形机制,对文坛具有规训的功能。 在1920年代初的文学争论之后,“旧派”处于下风,对于“新文学”作了复杂的回应,呈现抵御、商榷、规避或沉默的种种形态。其“谈话会”形式可视作某种资产阶级“公共空间”的开展,既体现运用“理性”的批评,也出现自我防卫而衰微的迹象。  相似文献   
109.
《直隶白话报》主编吴樾的传记多种,内容各有不同,其间又有矛盾处。本文在大量一手材料基础上,对吴樾的生平事迹进行梳理与考证。  相似文献   
110.
在明代中后叶戏曲与白话小说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在许多主人公饱尝艰辛或经历了种种不如意之后,作品大都安排了一种"补偿措施":主人公或得到封诰,或老年得子,或突发横财等,而主人公在受到伤害后,亦会想方设法进行补偿,以此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这种"补偿心理"的设计与明代"重情欲"、"重人欲"的思潮有关,表现了明代社会市民阶层的审美心理,也体现出对弱者、善者、有才华者的同情及人文关怀.而其补偿的内涵与人物的名誉、地位等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更多地停留在物质的层面上,这反映了社会重物质轻精神、重结果轻过程的特点.这种功利性使人物拘泥于个人现实利益,无法实现精神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