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9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1.
追本溯源——课改源于理念2008年8月26日,张廷波调到育红实验学校担任校长,他深有感触地说:"在巨鹿一中任校长期间,一直想践行自己的教学理念,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可由于高中升学压力太大,在教学  相似文献   
212.
翁基芹 《学子》2013,(8):59-59
文言文蕴含的人文基因,不会自动植入学生心田,融入学生血液。我们必须改革文言文教学方式方法,不能陷入令人生厌的枯燥串讲"泥潭",也不能误入让人抗拒的硬邦邦说教"歧途",而要关注学生心理,讲究一定的策略。一、注重整体把握职校文言文教学长期存在一种误区,把文言文等同文言,追求"字字落实",死抠字句,见"言"不见"文",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完全感受不到文言文的魅力。职校学生升学压力  相似文献   
213.
出版界人士一致认为:功利性阅读增强是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结果。首先是升学的压力。升学的巨大压力直接造就了中小学生阅读的功利性。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几乎是所有家长给孩子预定的目标。虽说高校一直在扩招,但不同档次学校毕业的学生,获得的社会认可度依然存在巨大差异。需求拉动生产,升学压力也造就了中小学教材教辅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丰厚的利润,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1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从来都是艰难的。在担任江苏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的十多年间,我对此深有体会。小学因为升学压力相对比较小,课程的实际实施情况还可以;初中阶段,能够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简直是凤毛麟角,而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就是其中的一所,而且,一坚持就是十多年。  相似文献   
215.
面对学生要承受的巨大的升学压力,班主任要创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既有利于全面发展。又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能发展个性特长,让每位学生有事可做。做自己乐意做的事。特别是课余时间。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学校和班集体才是他这个年龄段最佳去处和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特长的好地方。那么。班主任怎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特长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16.
岛内经济景气冷飕飕,补习业反而一枝独秀。其中,仅外语补习班家数就上升至3642家,估计每年总营业额高达200亿元台币。 台湾“教育部”最新统计显示,在政府部门报备的补习班总数已超过1万家,其中仅文理及外语补习班就占了近8000家,凸显台湾学生的升学压力并未因大学多元入学方案而纾解。 台湾的补习培训市场非常发达,上补习班是台湾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一般放了学就到补习班学  相似文献   
217.
一、学生心理负担的成因浙江省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 :34所中学4698名中学生中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占15.7 % ,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 ,如懦弱、自卑、忧郁、破坏、孤僻的占0.9 % ;浙江省城乡不同类型学校的2961名大中学生中有较严重心理卫生问题的占16.7 %。严重的心理负担常常成为悲剧的催化剂和导火索 ,浙江“徐力杀母”案件就是有力的证明。人的心理压力是一个复杂的结构 ,是一个来自多方压力的“整合力系”。若引入安全阀 ,适时地把在心理不断扩张和升发的压力发泄出去 ,心理压力结构可达到均衡 ;若与此相反 ,由于压力具有…  相似文献   
218.
正生物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物教学必须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但笔者发现如今的高中生物教学出现了偏差,在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等因素下脱离了教育的生活化,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开始缺乏应有的生命活力,导致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逐步下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变现状,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学生除了要掌握生物学科的科学内涵,还要实现  相似文献   
219.
受到学习压力和社会形势的影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令人担忧,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向人们敲响警钟,必须要高度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其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中,找出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并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帮助中学生走出心理的阴霾,从而养成乐观、阳光的心态。  相似文献   
220.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生要能够"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又强调了学生要"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可见,对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基本要求。然而,现实则是网络时代大众媒介的盛行削弱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学生生活阅历的缺乏和升学压力的逼迫局限了理性思维,学生主观上对语文学习的怠慢也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