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32篇
  免费   442篇
  国内免费   255篇
教育   15723篇
科学研究   6171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676篇
综合类   1136篇
文化理论   232篇
信息传播   3463篇
  2024年   559篇
  2023年   2294篇
  2022年   1181篇
  2021年   1700篇
  2020年   1698篇
  2019年   1327篇
  2018年   684篇
  2017年   1005篇
  2016年   1158篇
  2015年   1536篇
  2014年   2306篇
  2013年   1399篇
  2012年   1372篇
  2011年   1237篇
  2010年   1096篇
  2009年   1164篇
  2008年   1085篇
  2007年   1009篇
  2006年   764篇
  2005年   657篇
  2004年   660篇
  2003年   531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文章在建立数字资源配置多目标协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法的资源配置多目标动态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并以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2012—2020年数字资源配置的动态变化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表明:研究对象的多目标协同评价水平在研究期内缓慢提升,子目标之间的协调性逐渐增强,重心由内容评价逐渐转向使用评价;内容评价在整个研究区间内处于快速上升状态,系统评价是先快后慢地上升,使用评价是先慢后快地上升,成本与服务评价则一直处于缓慢上升状态;影响资源配置多目标动态评价的障碍因子类别、数目及障碍度都处于动态变化中,历年障碍因子总体上由内容与系统评价向使用与成本评价类因子转变。  相似文献   
82.
张元  于涛 《今传媒》2022,30(2):144-148
网络复合型人才是推进网络强国战略建设的核心资源,当前网络社会安全治理人才的队伍结构比较单一,呈现出低龄化、非专业等特点,高端复合型领军人才短缺,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不健全,后备补给也严重滞后。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政治素质、强化信息治理能力和化解网络议题"泛政治化"风险能力等方面提出健全人才协作培养机制,培育一支"层次分明""数质合一"的网络社会安全治理人才队伍,确保其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遵守政治纪律,提升其技术应用、信息搜集、信息甄别和数据整理建设能力。  相似文献   
83.
政务新媒体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的基础上,政府进行社会治理的新平台。政务新媒体连接着政府与民众两端,推动政务工作传播模式从单向转变为交互。当下,新媒介技术以势如破竹的态势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基层政府作为参与社会治理实践的关键角色,必须主动对政务新媒体进行角色调适。笔者意在探讨媒介融合视域下,政务新媒体实现社会治理角色优化的路径建构,试图为当下政务新媒体的社会治理功能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黄河宁,天下平”。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黄河流域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怀、牵挂着黄河的保护与治理。他曾多次深入黄河沿线视察调研,并于2019年9月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上升到重大国家战略的高度。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并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他强调,要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黄河流域正在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篇章,这不仅为沿黄河城市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也对沿黄流域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85.
86.
刘胜华 《东南传播》2022,(4):106-109
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最关键之处在于提高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传播效度,民间艺术作为兼具通俗性、人民性等特点的文化样式,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多模态视觉语法为理论工具,以“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中戏曲系列作品为分析对象,探讨此系列作品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三个维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中都是怎么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87.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健康码广泛应用并成为防疫重要手段。以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分析法探索健康码使用的认知模式发现,以知晓、理解为主的初级认知活动经由实践转化为以评价、反思为主的高级认知活动,二者对用码实践产生重要影响。认知缺陷导致健康码最核心的追踪功能被悬置,其提高流调效率的潜力尚未被充分开掘;技术行动者与人工输入、核查的具身行动构成“最后一英里”悖论,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将大幅提高健康码准确性;第三人效果的重现隐喻着社会对老年群体使用的普遍担忧。消除防疫倦怠,填补防疫漏洞,追求全社会准确、严格用码是进一步保障生命安全、精确定位隔离群体的路径。以数字追踪系统为代表的智能媒介行动者在数字治理中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8.
基层社会治理在多中心治理机制下趋向“碎片化”,产生了诸多问题,我国结合时代的发展对治理主体参与加强基层治理提出新要求。县级融媒体是国家进行基层治理的制度化布局,从县媒参与基层治理的内在逻辑为出发点,阐明县媒可从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政府与群众协商互动的平台、深耕本土文化、健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四方面满足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为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助力。  相似文献   
89.
大思政工作格局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日常工作和党团学工作为代表的“思政课程”直接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政治任务;以其它学科中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代表的“课程思政”也同样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二者在协同育人上具有传递知识、树立道德、砥砺实践的相同逻辑起点。不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也存在着阻碍协同育人实际效果的差异因素,主要体现为知识教育方面的重合、道德教育方面的区别、实践教育教学方面的冲突。因此,需要在逻辑进路和实践指向上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求同存异”“平等交往”的合理沟通方式,通过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进行知识教育的分工、道德教育的联动、实践教育资源的协调,促进显性思政与隐形思政的结合,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间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90.
爱尔兰出台了以包容性和多样性为导向的《体育行动计划2021-2023》(简称《计划》),旨在尽快复苏受新冠疫情影响的体育事业。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计划》的发布缘起、内容架构及实践特征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认为:《计划》构建了以方式多样性与人群包容性为指导原则、以复苏疫情影响的体育事业为执行逻辑、以广泛搭建数字信息化平台为操作手段的三级内容体系;表现出了关注特殊群体体育工作、统筹国内体育竞赛资源、强调发展数字体育产业的具体实践特征。受疫情影响的我国体育事业可借鉴爱尔兰的成功经验,从国家整体战略出发,深化打造健康中国建设蓝图,着力解决弱势群体体育健康促进需求;同时发挥体育竞赛的导向作用,主动应对新冠疫情对体育的影响;并进一步发展数字体育产业经济,推进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