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76篇
科学研究   46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5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正>新课标告诉我们"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更像动词(即知识乃是一种"探究的活动"),而不是名词(即知识是绝对的、不变的"结论")。换言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  相似文献   
52.
自制液压计     
在初中物理“液体压强”的教学中,我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压强计用来演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效果很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3.
题目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计,其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为8m. B.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2m/s. C.一个普通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7×105 Pa. D.家用的普通照明灯,正常发光时,通过灯丝的电流强度约为0.02A.  相似文献   
54.
创新试题是中考命题者一大闪光点,寓物理知识贯穿于生活中,更有利于考查同学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精选一些考题供大家从中品味.一、地方特色例1 2007年夏季,高邮湖面上发生龙卷风,把大量的湖水"吸"入空中.龙卷风实质上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吸"起物体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55.
九年级初中物理(人教版)第十四章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浮力的关系》在解释是什么使硬币“跳起”时,明确地指出:由于吹气时,硬币上下表面的气体流速不一样,从而导致硬币上下的压强不一样,正是这个压强差把硬币“托”起的,因此得出了“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56.
德国马德堡市市长,把两个直径为了30厘米的铜半球紧贴在一起,然后用抽气机抽出了球内的空气,再用两队马(一边八匹)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当16匹马拼命挣扎着将两个半球拉开的同时,人们还听到像放炮一样的巨大响声,是什么力量使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呢?是大气压强产生的压力。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57.
针对初中生中考或各类物理竞赛,就功率这一专题,文章给出了重要的基础理论的论述,同时结合具体实例,给出了这些基础理论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8.
蜕变     
(一)绕丝·蚕茧"累么?"母亲端进来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摆在我的桌前。"唔。"我漫不经心地挤出一个音节,依旧低头地与"压强"、"浮力"之类的问题作斗争。"太累了就别写了,休息一下。"接着是充满期待的声音:"明天星期六,陪妈妈出去走走?""补课。"我的语气似乎带了些愠怒的成分。"那后天……""作业作业作业!说了无数遍  相似文献   
59.
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而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提升到抽象,帮助学生有效地把握物理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笔者在讲授<液体压强>一节内容时,采用了类比的方法,收到预期的效果,现将课堂实录整理如下.(教材版本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相似文献   
60.
在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中,压强对平衡的影响是比较复杂,在教师讲授和学生理解、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惑,那么该如何正确理解和讲授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