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704篇
科学研究   31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58篇
综合类   35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1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1月"春暖塔拉"裕固族原生态歌舞晚会在肃南影剧院上演,获得社会各界积极肯定。2月《河西学院学报》创办的"裕固族研究"专栏正式面世,特邀裕固族学者巴战龙主持建设。  相似文献   
82.
同治年间修撰的《六安州志》保存了一批古代六安州的珍贵文学资料,这些资料描绘出六安州I文学写作地图的轮廓,具有潜在的文学史意义,即它以原生态、隐性书写形式,描绘了文学史多层架构的空间图谱。  相似文献   
83.
原生态”文化成为当今社会文化中较为活跃的一部分.探寻“原生态”文化的本源,对英语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对提升英语教学的效率,起到促进作用.追求英语教学的“原生态”,找到英语教学和“原生态”文化之间的契合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从民歌的现状及媒体的传播和影响,分析论述了传承、推介民歌发展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85.
<正>《变形计》是湖南卫视推出的一档节目,以纪录片加真人秀模式推出,号称"新生态纪录片"。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即以原生态播出。《变形记》中的故事涉及了很多"青少年问题"和"问题青少年",闪烁着众多的德育思想和内涵,值得挖掘和总结。《变形记》在角色互换的教育过程中,重体验、重过程、重情境、  相似文献   
86.
布鲁纳说过:"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高中化学课堂中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观念、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是学生体验科学、理解科学本质、培养学生科学能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原生态的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科学的  相似文献   
87.
88.
黄荔 《当代传播》2008,(2):43-46
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兴起,使人们对纸质媒介的存在前景表示怀疑。本文从传播倒三角形理论模式进行分析,指出原创内容是一切传播的基础,传统纸质媒介与原创内容和思维的联系紧密,纸质媒介比数字媒介更处于基础的地位,所以,纸质媒介和纸质出版必然不会消失,并且新的出版必是传统纸质出版的核心技术与数字技术结合的新生儿。它将是多样统一的完全形态的出版形态。  相似文献   
89.
由生态理念推演的具有"原生态"因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禾楼舞,是原始巫、傩文化结合的产物,有几千年历史,被称为民间舞蹈的"活化石"。以郁南地区、岭南地区、甘肃等地的傩舞表演为例,记述中国部分地区仍进行的较为古老的表演仪式,在传承中不但保留壮族、瑶族古代巫舞、傩舞因子,而且也与山歌对唱、祭神、打醮仪式、刘三姐故事等民间文化因素糅合,显现出百越巫文化圈傩文化的特点和现代色彩。然而,歌舞"展演"活动中一些傩仪失去了"原汁原味",也不太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因此,当前的问题就是要如何使这些原生态文化活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发展现代因素。  相似文献   
90.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产业理念和模式,能够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不断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我国农村落后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利的经济价值。当然,全域旅游模式在推动的同时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也明显地产生涵化和发展。原生态音乐作为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在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再次将其"搬进"舞台,为顺应旅客的需求、顺应社会大众对其审美,二度创作、原生题材作品踊跃出现,使原生态音乐得到进一步发展。针对现状如何正确对待原生态音乐的发展,成为当前的首要问题之一。西江千户苗寨作为国家非遗文化保护区,将文化作为根基,保护好文化根基上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保护和发展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