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57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95篇
教育   9260篇
科学研究   114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81篇
综合类   534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27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377篇
  2014年   858篇
  2013年   643篇
  2012年   805篇
  2011年   955篇
  2010年   704篇
  2009年   686篇
  2008年   1178篇
  2007年   800篇
  2006年   530篇
  2005年   578篇
  2004年   471篇
  2003年   411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344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学习木人桩法的目的主要是使练习咏春拳者能有一个学习黏手、掌握在不同角度及方向移动时肘部加何与身体保持正确的位置,以及正确运用肘部的手段。通过不断的打桩实践,使习者的技击更加娴熟,不断提高手臂反应能力,能有一个过程去体会搏击中所要运用到的腰、马、桥,及促劲、化劲;敏捷地运用身形和手法近敌、迫敌和击敌。  相似文献   
52.
耐热砼结构材质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其强度和使用性能,并会在环境条件的变化下,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53.
张贵恕 《生物学教学》2004,29(10):56-57
应激反应和应急反应都是机体对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导性防御反应,两者既有联系,不能截然分开,又有明显区别。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  相似文献   
54.
论超弱情绪     
超弱情绪是高度放松而低度激活的生理模式和与之一致的平衡、适意和弱化的认知模式相匹配的松静情绪体验。它有三个层次:平静、入静和入定,它和应激是同一维度上相对应的两极,研究它有更深远的医疗和保健意义。超弱情绪属于一种刺激——负反应循环模式,是刺激集合——中介手段——负反应三环节的宏观循环与身心二重因素的微观循环有机结合的动态过程。超弱情绪还有一系列脑电、心电、血乳酸盐浓度等生理反应的测量依据。  相似文献   
55.
本书以现代阅读学理论为指导,以时间为序,考察和梳理了古今中外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时表现出的思想态度、情感反应及行为变化的过程和历史,主要涉及阅读群体、阅读动机、阅读视野、阅读方式、阅读心理等方面,以及《红楼梦》与现代语文教育的关系、在域外的阅读等问题。  相似文献   
56.
档案危机管理预警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建立完整的档案信息安全防范体系、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和档案部门对危机做出快速反应方面分析档案危机管理预警系统构建的意义,介绍了危机管理预警的信息收集、信息分析、预警决策和应急处置等几个子系统,提出了预警系统构建中要注意的几点务实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7.
国家与正义:利维坦释义("海国图志"系列丛书)王利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霍布斯的"利维坦"诞生在英格兰政治土崩瓦解的年代。在此一年代,那独一无二且极端具有灵活性的既有英格兰国教体制,已远远不足以对付因清教徒的崛起和天主教的入侵而产生的宗教张力;各种势力纷繁芜杂、盘根错节且生机勃勃,处于罕见的兴奋状态,蓄势待发;在此一混乱状态中发生了诸多具有决定性和转折性的大事件。传统的英格兰政治精英阶层对这些事件既无法解释,也束手无策;没有一个受过教育的绅士能想清楚两位"最伟大的英格兰  相似文献   
58.
在中国新闻史上,汶川大地震报道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当灾难发生后,中国媒体迅速反应,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展开了一场全天候、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连续报道,大大提高了中国媒体在全世界的公信力,也充分展示了中国新闻工作者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9.
新闻敏感在西方又称为“新闻嗅觉”“新闻鼻”“新闻眼”等。在中国《现代新闻采访教程》中对新闻敏感是这样解释的:“新闻敏感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洞察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力,以及对报道对象的迅速而准确的反应能力”。也就是说记者要善于在一大堆事实中,  相似文献   
60.
一幅《生命的敬礼》的照片(见本期插页一),让世界认识了"敬礼小孩"郎铮,而照片的作者、绵阳晚报摄影记者杨卫华却鲜为人知。一幅成功的照片,其实只是记者在灾区拍摄上万张照片中获得的"幸运",只是数十次出生入死地深入重震区采访的回馈。为此,我们特约杨卫华为本刊独家撰稿,记叙自己在汶川大地震中非常态的抗灾摄影经历。作者平实道来,令人感同身受,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