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0篇
教育   5050篇
科学研究   178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205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16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524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452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本文描述一门新开通识课程创建体系的主要内容,分享了《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教学方法。想要达到教与学的良好融合,既要提高教师的教学修养,更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几轮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学习兴趣高、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2.
高等院校开设历史地理通识课程,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联系古今的能力,使学生关注人地关系,树立尽全时空的观念和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观念。历史地理通识课程教学应该结合环境演变的时间线索,及时补充历史和文化知识;充分发挥历史地图的作用,培养学生历史空间的概念;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关怀现实,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制订课程实践教学计划,将课程考察和调研常态化。  相似文献   
23.
经典教育是通识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大学生经典教育不类于儿童经典教育的最大差别在于其"再启蒙"的特质。当今时代并非经典离我们远去,而是经典正在以一种全新的生命样式展示和确证自身。大学生经典教育应秉持一种从长计议的情怀,着力处理好教与育、学与考、破与立、显与隐各种关系的微妙平衡。在经典教育实践场域,教育者在教学规律探索中务必升华方法论的因应,强化大学生的切己体验,让经典的"经典性"自然发酵,产生一定的内外效力,进而将经典教育跃升为灵魂解放的高度,在生命自觉和精神养生中推动经典的艺术生命之流不断向前。  相似文献   
24.
传统的基础英语课程功能比较单一,就是向学生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训练。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用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英语人才的多元化需要。从通识教育视角来看.基础英语教学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基本语言技能培养外,还应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批判思维能力.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文化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人格个性和人文精神。以主题为核心的互动合作研讨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基础英语课堂上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得到人文精神上的发展.实现通识教育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相似文献   
26.
陈林霞 《小学生》2011,(6):63-64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它们内容精粹,语言凝炼,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诗人根据表达的需要,语言高度浓缩、概括,情节跨度较大,具有很强的跳跃性,这就使诗中存在了许多“空白”之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象,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充出来,  相似文献   
27.
许虎 《天津教育》2011,(6):32-33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追求,不仅满足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顺应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外在需求,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在教育日益国际化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找到与通识教育的结合点,才能使通识教育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通识教育理念或方法的影响下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才能使二者的教育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28.
外语教育为通识教育重要的一环,在促进学习者业术精进之余,亦不宜单纯以其工具性视之。扎实的外语教育应涵括一定程度的内涵和人文素养,此为质化之教育层面,而非量化的效标。本文所讨论的外语涵养聚焦在文化沟通和文化差异的认知两重点上,这方面包括了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国际观、批判思考、文化知识、异质文化之伦理观、民主程序之体认等等,故而深度之外语教育非仅为技能及技巧的训练而已,亦有与异文化人士从不同价值基础上沟通及迈向国际化之各种隐性素养在内。  相似文献   
29.
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始通识教育改革实践的两所大学。北京大学以元培学院作为通识教育试验点进行小步探索,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再做推进,是改革代价较小、比较稳妥的一种选择。复旦大学全面推进的方式为通识教育开展创造了有利的大环境和氛围,让处于其中的师生更容易理解通识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进而重视通识教育。复旦学院的建立为通识教育提供了组织基础,利于开展多方合作,更易得到专业院系的支持。北大和复旦的两种模式各有千秋,笔者从通识课程设置、教师资源、学生管理、住宿制度四个方面比较了两所学校通识教育培养的特点。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通识教育面临的共性问题,如通识课程挑战度、学生投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等,以期能为通识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0.
在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学中,隐藏着让人拍案叫绝的广告案例,它们隐约地记录着中国广告史的变迁、变调或变局。通过搜索中国广告最初的典型案例,如“杨志卖刀”“三碗不过岗”“酒旗”等,探讨文学与广告之间“和而不同”的亲密跨界关系,为现代广告的文学植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