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8篇
  免费   4篇
教育   1113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吴祥 《语文知识》2004,(6):42-42
高中语第二册将《兰亭集序》中的“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译为“虽然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人们)的思想情致是一样的”。乍一看通字顺,仔细一推敲便会发觉“所以兴怀”被漏译了。这四个字应该如何翻译呢?  相似文献   
72.
刘赛华 《现代语文》2008,(10):85-85
文言文是在古代汉语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学习文言文,背诵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更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如何提高背诵文言文的速度和能力,就成了我们每个高中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下面就如何指导高中生背诵文言文的方法作以探究。  相似文献   
73.
杜春香  吴峰 《语文知识》2001,(11):40-41
古代汉语里,“饥”的意思是肚子空了或吃不饱时所产生的一种要吃食物的生理反映,与现代汉语中的“饿”相当。《辞海》释之为“吃不饱”。最能说明“饥”即“吃不饱”意的是晁错的《论贵粟疏》中“人情—日不再食则饥…  相似文献   
74.
名词及其活用的动词之间存在着深层的语义关系。这种语义关系,可以从翻译理解的角度用一定的语言形式来统摄,本拟以先秦两汉语言为例,将活用动词的名词归纳为四个语义类型,即“对象结果类”、“工具方式类”、“处所类”、“时间类”,并从今人理解的角度给出相应的形式标记。  相似文献   
75.
王在正 《学语文》2008,(3):29-30
高考古代汉语复习专题的原则目的是提升阅凄古文的能力。这里所渭的阅读能力,是指准确理解古文句、段、篇意义的能力,而古文翻译也正是全面检测阅渎能力的较好方法。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将古汉语字词句段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字词句段。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近年来一般使用主观题形式考查,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相似文献   
76.
张磊 《学语文》2006,(3):42-42
连文和互文是古代汉语的两种修辞手法。处在连文和互文关系中的词语,位置相连或相应,词性相同,意思也相同或相近,词义可以相互推阐。连文(也称同义复词)指两字相连成词,前后词义可以互推的修辞方法,如《触龙说赵太后》中,赵太后同左师公曰:“丈夫亦爱伶鱼少子乎?”“爱怜”连文,由“爱”可以推导出“怜”也是疼爱的意思,不能拆开来另作解释。  相似文献   
77.
白木 《语文知识》2003,(9):28-28
大夫在古代是一种官职。春秋时代的“大夫”有上、中、下之分。秦、汉时有“谏议大夫”,唐代设“御史大夫”,但都不是医官。到了宋朝,医官中最高级的称“大夫”,其次为“郎”,又称“郎中”,以下便称“医效”“祗侯”等。因为“大夫”是医官中最高的职位,所以人们把“大夫”作为对医生的  相似文献   
78.
在每年的高考考题中,各省都有一道翻译文言句子的题,而且分值大都在10分左右。要把这一考分收入囊中,准确判定、翻译实词中的活用之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79.
80.
少数民族院校的应用语言学(藏汉双语应用方向)专业开设《古代汉语》课程,对真正提高藏族学生实际掌握汉语知识的能力,对弘扬中华文明意义重大。但是,藏族学生面临着古汉语中语音、文字、语法、背诵、翻译等导致的学习困难及对主体文化的认同感、学习动机的薄弱性、不良的学习思维习惯等困难。本文力图以实践教学为基础,以藏汉双语教学为保障,以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体系为途径,以提高学生的古代汉语水平为目的,搭建切实可行又高效的古代汉语学习平台。切实找到解决藏族学生在古代汉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方法,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