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8篇
  免费   4篇
教育   1113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细致考辨了古代汉语中乳制品及糖类两组名物语词,共涉及八个名物词.在占有数据的基础上,仔细考辨,修正了当今一些大型辞书对这两组名物词释义不够详尽的缺憾.  相似文献   
92.
阐述并说明了古汉语判断句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时文言文中的“是”字作了简要分析,从而使我们对判断句的实质有一个更清晰、更明确的认识,以纠正对判断句的理解的偏差,以期更好地发挥语言的交流与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93.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古代汉语,主要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现代汉语水平,加深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理论,可调动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相结合、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4.
任务评价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古代汉语》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语言基础课,在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完成任务,进行评价时,无论是学生评价还是教师评价,语言的选择应以描述性语言为主,评价的方式要自评、他评、师评三者结合,让每个人都负起评价的责任。  相似文献   
95.
<正>古代汉语中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是词类活用现象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同时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中考涉及的一个考点。怎样判断一个词在句子中是否已经活用成另一类词呢?究竟如何才能够准确地掌握和识别这一特殊的语法现象呢?本文试通过分析两者的基本特征和判断标准,并结合课本及中考中的一些典型例句进行分析,让名词活用现象能有明确的判断标准,将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学习中的问题。一、文言文名词用作状语  相似文献   
96.
正文言实词含义之丰,数量之大,用法之多,让不少学生望而生畏。而文言实词的考查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从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规律入手,探索了一些解析文言实词的技巧。下面就以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部分试题为例,为同学们揭开文言实词的面纱。一、温故知新法(一)课文回顾文言文的考查,虽然命题常从课外选择材料,然而答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却在课内。我们可以回顾课文中有关词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直接或间接地从课文中找  相似文献   
97.
《大学语文》教材中"语言基础知识"的编写,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对各类语言知识的需求,也体现离开《大学语文》"实用性"这一重要的特征。本文主要从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这两个方面谈一下"语言知识"编写的建议。  相似文献   
98.
正前言汉语属于孤立语,其特点是,不是依靠词性的曲折变化,而是依靠语序和虚词来表达句子的语法意义。因此,对汉语语序和虚词的本体研究,一直是汉语言文字学中,语法学、词汇学研究的重点。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杨伯峻先生主编的《古汉语虚词》,都是汉语虚词研究的重要  相似文献   
99.
“春秋”一词,无论在古代汉语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都很常见,但含义又各不相同。细究起来,大致有以下十种解释:  相似文献   
100.
黄钧 《语文知识》2003,(6):30-31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散文中的名篇,也是许多古文选本及大中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因此,大中学生对它大多耳熟能详,甚至是背诵如流。对于这样一篇无人不知的名作,按理说人人都能读懂,在解释方面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了。然而,令人吃惊的是,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