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81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244篇
教育   33584篇
科学研究   3153篇
各国文化   101篇
体育   1358篇
综合类   1419篇
文化理论   199篇
信息传播   6783篇
  2024年   314篇
  2023年   1324篇
  2022年   1099篇
  2021年   1019篇
  2020年   1042篇
  2019年   1073篇
  2018年   520篇
  2017年   957篇
  2016年   1280篇
  2015年   2227篇
  2014年   4349篇
  2013年   2935篇
  2012年   3317篇
  2011年   3569篇
  2010年   2980篇
  2009年   2933篇
  2008年   3341篇
  2007年   2482篇
  2006年   1836篇
  2005年   1665篇
  2004年   1272篇
  2003年   1217篇
  2002年   1098篇
  2001年   854篇
  2000年   698篇
  1999年   289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近几年高考试题都十分重视对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特别是在试题中引入参数,既增加了试题的广度和深度,更便于考查参数思想与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的综合运用.另外,有些问题如轨迹、变量范围等常见问题的解决,用参数法往往十分方便.下面,就高考中参效问题的命题特点及高考复习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3.
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在学习和弹奏钢琴乐曲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基本功的扎实,技术的娴熟,更应该注重演奏者自身对乐曲的理解和体验,即重视钢琴演奏的旋律化。  相似文献   
84.
物理学中,气体分子运动论三统计规律之一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表达式为。  相似文献   
85.
86.
试论终身学习与图书馆用户教育变革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探讨了现代社会需要终身学习的原因及终身学习与图书馆用户教育的关系,阐述了图书馆用户教育的深远意义;探究了图书馆用户教育在推动终身学习方面的现存障碍,陈述了终身学习在图书馆用户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87.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早年热中科举,追求功名,一心想登上仕途。这些理想追求可以从他的名、字、号甚至书房名的命取中观其一斑。“敬梓”这个学名是他的启蒙老师在询问他未来的志向后为他取的,其含义颇有讲究。梓,一种落叶乔木。木质轻而易割,古人常用做琴瑟和建筑木料。“牡丹是花中之王,梓为木中之王”。谓“可大用之木”,吴敬梓取“梓”为名,是希望将来能成为“量材为政,既勤朴斫”的优异人才。“敬”与“梓”连用为名,当然更有敬重人才追求人才之义了。  相似文献   
88.
张炎 《体育师友》2006,(4):50-51
2l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社会化理念、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在生活中的地位正稳步提高,体育对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它己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体育生活化”的理念提出已经有十几年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停留在一般的口号阶段。专家认为,“体育生活化”应成为阐释小康生活阶段全民健身新格局的新思路和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89.
谢永忠 《新高考》2006,(3):27-27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后,同学们需要做大量习题来巩固基础知识。但一部分同学在做略微复杂的计算题时,还是只用脑想.不动手写,那么解题思路就理不清楚,从而认为它是难题.束手无策。实际上只要在草稿纸上,把题目里条件之间的关系一一列出来,再经过分析推理就可以解决。本文两个例题可以说明解题时,不仪要用眼看,用脑想,还要动手写,把思路写出来。理清楚,就可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讨论了传媒对于竞技运动的报道偏失及其道德影响。由于主客观两方面原因造成的报道偏失对于受众的道德生活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得出结论:竞技情境的复杂与传媒报道的艺术化书写是造成偏失的主要原因;融入传媒构建的“竞技——道德”生活对于受众的道德影响重大,传媒应促进有利的道德价值向受众生活情境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