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9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71篇
教育   16177篇
科学研究   1151篇
各国文化   153篇
体育   590篇
综合类   860篇
文化理论   157篇
信息传播   1350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336篇
  2015年   517篇
  2014年   1270篇
  2013年   1008篇
  2012年   1454篇
  2011年   1570篇
  2010年   1293篇
  2009年   1342篇
  2008年   1530篇
  2007年   1325篇
  2006年   1102篇
  2005年   1063篇
  2004年   1010篇
  2003年   932篇
  2002年   868篇
  2001年   680篇
  2000年   538篇
  1999年   307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本文从体育哲学的角度对体育中的“人天关系”和“身心关系”两对范畴作了历史和现状的理论分析。在人天关系中,包含着人与神、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规律三个具有逻辑联系的方面,这三方面与体育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在身心关系中,文章从身心的各自存在形态、地位和相互作用方面进行了分析说明,并且着重从体育对精神的积极作用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2.
运用献资料、逻辑分析及专家咨询法对我国“体育学科能力”定义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哲学视角重新审视了“体育学科能力”的定义,旨在为体育工作了解“体育学科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3.
文章围绕着修辞和语言哲学,就修辞和修辞学的归属,修辞的定义,修辞是否贯彻语言生成的始终,语言里是否存在修辞的零形态,以及“修辞用多了成为语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澄清一些观点,提出了一些新看法。  相似文献   
74.
理想信念问题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理论功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高校的哲学教育 ,应为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铸造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为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正确的思想导向。  相似文献   
75.
理论创新是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众多创新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和题中应有之意,要做到理论创新,既要求人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还要求人们勇于实践、善于实践,不断提高理论修养,不断锤炼思维素质。  相似文献   
76.
77.
高职学院物理教学存在着过于墨守成规的“薄弱环节“,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要开拓新思路,引进新方法,不但需要与其它学科灵活沟通,更需要从哲学的高度把握物理学的活灵魂,使学生逐渐学会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8.
四、三封未发出的申诉信 这三封未发出的申诉信是杨献珍于1975年5月从白庙监狱被放逐到陕西潼关后,就几个理论问题向党中央、毛主席的陈诉。1975年8月中央专案组办公室给杨献珍作了《关于叛徒、里通外国分子杨献珍的审查结论》,带到潼关,责令杨献珍签字面押,因该结论同事实完全不符,杨献珍当场予以拒签,并给毛主席、周总理写了申诉书,如实地陈明了实际情况,要求党中央、毛主席为他作出实事求是的结论。但这个申诉书上只讲了有关他的历史、政治方面的问题,没有讲到他在理论方面长期所蒙受的冤假错案。  相似文献   
79.
认识的主体以群体的形式与客体相对应;这一群体又是多种多样十分复杂的,人们对此划分的标准也各有差异,这就不利于对认识群体的了解和把握,笔者试从认识论的角度,从认识的客体方面进行分类,即以主体的认识对象来划分,这既可以促进对认识群体研究的深化,同时对调动认识群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0.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行为,无可避免地带有文化传统的烙印。中西方文化传统在哲学上的殊源、思维上的差异、政治模式上的不同,以及文化背景上的反差,决定了我们的创新教育的艰巨性。为此,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建立大人才观和长效性战略意识,注重创新精神和良好思维方式的培养,注重创新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