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35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26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中学教育》2005,(12):59-59
从前有一个小岛,上面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其他各类情感。  相似文献   
12.
13.
所谓哲理式标题,即以新闻事实为载体,形象贴切地引出其中的理想、道理,使之充盈着辩证色彩的标题。它把思想还原为知觉,使抽象变为具象,虚体变为实体,深刻的哲理变得可知可感。  相似文献   
14.
一个月前,老师布置了拼图作业。今天,孩子们带来了自己的作品,老师将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他们的成果。老师让孩子们谈谈他们在拼图作业时的体会和感受。  相似文献   
15.
钱军 《学语文》2011,(3):45-45
一首好的诗歌作品,给予读者的往往是情感和智慧之流交融汇合后的丰富深刻,那种难以言尽的韵意化为心中的感动,袅袅绵绵。台湾当代诗人孟樊的《我的书房》(见卷首)意象单纯,构思明晰,“飞”“停”之间,便诗情涌现.理韵渗流。  相似文献   
16.
某地举办现场命题的美术比赛,主题是“宁静”。许多画家都参加了比赛,组委会从众多佳作中挑出两幅作为一等奖的候选作品,但是,给哪幅一等奖,争议很大。  相似文献   
17.
唐君毅出版于20世纪40年代的《人生之体验》,是一部充满人生哲理,而又情趣盎然,富有诗意的著作。作者意在讲人生的体验,即"本书重直陈人生理趣",要表达的是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与心灵的体验感触。但他采用了文学化的语言,用散文诗的篇章、童话的幻境和四言诗的语体表达他的人生体悟。  相似文献   
18.
正经常听到教师用"我和学生是朋友"这句话来表达师生关系的亲密、融洽,但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很多时候这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学生并没有把教师当成朋友。为了不再只是一厢情愿地说"我和学生是朋友"这句话,为了让学生打心眼里自愿地说出"我和老师是朋友",我尝试用日记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我认为,和学生面对面地谈话,只属于聊天。这种聊天式的谈话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会因缺少安静的、独自的思考而难以深入学生的内心。  相似文献   
19.
古人把离愁凝聚成美丽的诗行。长亭、杨柳、灞桥、美酒……或依依不舍、无语凝噎,或故作旷达、潇洒挥手,或凝视前路、忧心忡忡……每每吟诵离别的诗句,总能从其凄美的画面、难以言说的意境中体会到复杂、真切、凄美的别情,让人回肠荡气,感慨万千,回味无穷。虽然都是离别,但离别的人不同,离别的原因不同,离别的时间不同,离别时的心境不同,离别后的处  相似文献   
20.
徐玉兰 《考试周刊》2014,(17):59-60
<正>能够辩证地分析问题是高考作文对于议论性文章的要求。所谓辩证,强调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所以在作文中出现片面和绝对的观点,在评分上就可能会降一个档次。纵观全国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试题,哲理思辨类材料占了大片江山,例如"为什么能或不能这样"、"人与路"、"忧与爱"、"绿色生活"、"拒绝平庸"、"人之常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