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95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49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中,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最为晦涩的概念之一。这一概念佶屈聱牙,教材的解释也语焉不详。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有不解之缘,其兴衰可谓"成也原子论,败也原子论"。从原子论入手考察,能很好地揭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背景、理论内容及思想局限;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条分缕析,能促进学生打通古今唯物主义传统、融合科学和哲学知识、领悟哲学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922.
颜元是清代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针对理学的空谈义理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主张从实际来判断认识;他尊重人性,提倡实行、实学,重视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人才,反对脱离实际的学究武教育。他的思想不仅在清代有巨大影响,而且对现代社会也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23.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3年春夏季节写于克罗茨纳赫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一书第260-313节的全面分析和批判(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马克思未能将其完整写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马克思从理性主义立场出发,通过对黑格尔关于国家和法的唯心主义原则的批判研究,第一次提出并郑重阐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市民社会思想,应当承认,这一时期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还不是在完全科学的意味上使用的,就其性质而言,还未完全突破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怪圈。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其中深刻地孕育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的萌芽,为科学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开通了道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位置显赫,对它进行评析似乎还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24.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魏源的研究偏重于他的社会变革思想,而对其认识论思想则涉及不多。本文通过对魏源的“心力”、真知观的探究,对他的认识论思想作了较为深刻的透视和剖析。  相似文献   
925.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精神(劳动)能动性的改造吸收,确定了人的自由而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本质;通过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抽象自然观的克服,确立了客观世界(包括社会和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活动对象的性质;以人的实践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人对实践过程中异化现象的克服的统一,揭示了实践过程和实践本质的区别和联系.从而为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的建立作了充分的酝酿准备.  相似文献   
926.
邓小平理论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所蕴涵的哲学思想不仅具有指导经济发展的实践品格,而且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它首次在客体发展规律的动力源泉这个极其重要的核心问题上,彻底划清了唯物辩证法同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界线,由此奠定了改革开放的哲学基础。从而使人们看出了存在于我国哲学界,特别是哲学教学上的一个严重问题,即现行哲学教材中的黑格尔主义残余和唯物主义原理的矛盾,并且明显地与改革开放的现实相抵触。  相似文献   
927.
“后实践美学”主张“突破”和“超越”“实践美学”,从“生命”和“生存”寻求美学的理论深化。本文认为,必须分清“实践美学”和“实践本体论美学”,正确把握实践和美学之间的中介与切入点,不能离开实践唯物主义去认识“生命”和“生存”,审美功能论上的非实践观点只能使美学陷于自我幽闭。中国当代美学应十分珍惜20世纪中叶选择的“实践”这个理论基点,现在需要的是回到实践唯物主义的生命观和美学,才能真正超越“实践本体论美学”,把美学实实在在地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928.
洛克的世界观同牛顿创立的古典力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继承了霍布斯的唯物主义思想,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他的哲学体系,包括关于必然与自由的学说。洛克认为一切物质都受必然性的支配,任何物质的运动都是其他物质作用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人的意志也在两个方面受必然性所支配,一方面受欲望所支配,另一方面又受客观可能性所制约。欲望是人类共同具有的本能,是意志的必然动力。人类通过理性的判断,就能够使意志从单纯受必然性所束缚,进而达到自觉的行动,这便是自由。  相似文献   
929.
马克思使唯物主义成为了社会主义哲学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其本质在于马克思吸收了18世纪法国论人方法的主要成就,并运用经济学研究的成果,批判和改造了施蒂纳哲学的合理因素,发现了认识评价人和社会的科学方法,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930.
柳宗元思想敏锐深刻,坚持唯物主义历史哲学观,反对唯心主义天命观,主张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具有进步意义。《天说》和《贞符》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代表。《贞符》的创作更能说明柳宗元坚持唯物思想的战斗精神和坚决主张仁政爱民的宝贵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