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喇嘛教在内蒙古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以乌兰夫为首的共产党人为了解决蒙古民族全民信教所致的诸多社会问题进行了宗教改革。其重点是对喇嘛教的庙仓经济和上层喇嘛的生产资料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教育使喇嘛逐步转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改造喇嘛庙中不合理的制度。内蒙古宗教改革是我党解决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孟繁勇 《兰台世界》2012,(36):70-71
本文以修建的寺庙为视角,对努尔哈赤时期满族的宗教信仰的变化特点进行了考察、分析,认为这些特点既体现了民族融合的普遍规律,也体现了满族自身的显著特征,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3.
近代蒙古族反帝反封建进步思想家罗布桑却丹从理论上阐述了近代蒙古族教育落后、民族文化素质低下的原因及导致的后果,而原因与后果又形成恶性循环。他强调蒙古族要振兴和发展,必须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4.
努尔哈赤的霸业能获成功,除去主、客观原因外,与其宗教政策不无关系。努尔哈赤利用宗教为其政治目的服务,主要表现在宣扬“天意”,“天命”说和对蒙古喇嘛教的尊崇。  相似文献   
15.
藏鉴有约     
《收藏界》2013,(7):133-133
盘沿描金绘佛八宝纹:莲花、白盖、宝瓶、法螺、宝伞、金鱼、盘长结、金轮。此纹饰最早由西藏喇嘛教流传而来。莲花,佛说出五浊世无所染着之物;白盖,佛说遍覆三干净一切药之物;宝瓶,佛说福智圆满具完无漏之物;法螺,佛说具菩萨果妙音吉祥物;  相似文献   
16.
满洲的先世信仰的宗教主要是萨满教。从满洲形成前后至清入关前,满洲的宗教信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对本民族的传统宗教萨满教进行了整合和规范;逐渐吸纳了其他民族的儒释道和喇嘛教等宗教,宗教信仰呈现多元化趋势,但仍以信仰萨满教为主,其他宗教为辅。这种变化不仅对满洲的形成和清朝的崛起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清入关后的宗教政策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少华 《收藏》2010,(1):154-158
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是佛教中的重要一支。藏传佛教艺术品较之汉传佛教艺术品产生的时代晚、存世量大,艺术特色也更加鲜明,加之拥有国际化的收藏背景和市场背景,近年来藏传佛教艺术品在市场上备受追捧,大量竞买资金涌入佛门。  相似文献   
18.
19.
近代蒙古族无神论思想利用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吸收了古今中外无神论思想成果,形成了具有近代特点的战斗性的无神论思想。尽管它存在局限性,但在反黄教的斗争中曾经作出过卓越贡献,是蒙古族哲学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和理论环节,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在蒙古民族中的传播打下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佛教圣地五台山的灵魂是文殊信仰。这种信仰起于北魏。其时华严学盛行,传入五台山的佛教主要是华严学。五台山系华严学者尤重文殊,文殊信仰由此形成。至唐代,出现各宗共建五台山文殊信仰之局面,密宗的不空和华严宗的澄观贡献尤大,五台山佛教达于鼎盛。唐武宗灭佛,五台山佛教受到摧残,但五代至宋代,文殊信仰仍盛而不衰。元明清时期,五台山文殊信仰更为团结各民族的纽带,这是由于喇嘛传入五台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