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980篇
科学研究   11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5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从《一名新记者的困惑》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鹏 《新闻记者》2005,(1):38-40
新闻晚报记者李宁源在采访阿富汗中国工地遇难者家属时.遇到了采访新闻重要还是尊重遇难者家属的平静更重要的困惑(见《新闻记者》2004年第11期《一名新记者的困惑》)。类似的尴尬,不少记者采访中都曾遇到.李宁源提出的问题也是带有普遍意义的。近两年来,各种灾难事故报道在媒体上日益增多。但是如何处理好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关系、如何把握灾难报道的重心,  相似文献   
12.
《概论》课是本科阶段学时最长、学分最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效果的良莠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水平。目前的《概论》课教学还存在着教材、学习主体、考核方式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新闻案例式、问题式、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从目前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所面对的困惑来反思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应对的策略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号称中国首部微博小说的《围脖时期的爱情》近日由沈阳出版社出版。小说以草根大叔与知名女星之间的爱情故事为脉络,以微博发布的独特写作模式,展现了现代人对现实生活、对各类情感的困惑与迷惘。作者闻华舰表示,小说以真实的微博网友为原型,随  相似文献   
15.
在实行新课改后,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不断更新,教学行为要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但这并不是要我们一味地去迎合学生。张扬个性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奉承迁就。面对困惑,我们要学会思考,特别是我们新老师,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高科技的发展推进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变化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急剧的改变,也就是对教育发出了强烈的挑战,而《新课程标准》就是在这种强烈的时代呼吁中应时而生的,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自我挑战。  相似文献   
17.
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目前仍然采用的主要是传统的分数制评价方式,这样的评价是片面的,不完善的,针对目前的教学评价的诸多困惑,本文提出关于教学评价的优化应对办法,并详细地罗列出来,希望能为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改进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很多教师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大部分农村的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仍以讲授为主,许多大道理,包括做人、爱国的道理.都是通过简单的灌输来完成的。本文主要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来提高思想品德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学教师,我们要大胆尝试和探索,积极参与心理工作,努力挖掘教学中的潜在心理因素。笔者认为应该想办法培养学生自动自主参与活动的能力,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新课程改革给农村英语教学带来了深刻影响,农村英语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背景下,"慕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教学方式引发了一场全球性教育革命。但在带来丰硕成果的同时,世人对它的质疑和困惑一直存在,因为慕课遭遇了高报名低完成率的实践危机,面临着社会认可度低的尴尬,受到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挑战,不能满足边缘群体的差异化需求等。这些都亟需解决。只有认识到慕课不是唯一、万能的教学模式,不能孤立、表面地看待慕课,"课程搬家式"的慕课模式并不能使教学达到高效,慕课的精髓在于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才能辩证地看待和解决慕课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