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2篇
教育   222篇
科学研究   207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6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32.
张巧  甘露 《地理教育》2014,(10):20-21
正一、课标分析必修1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内容要求中提出:"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本课标要求学生结合实例,运用资料,在梳理地理事实的基础上,分析地表形态如何影响聚落的规模、分布、形态及发展。二、教材分析"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是湘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在内容上比较独立,前后联系不大,涉及到部分初中知识。本节内容是地形条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新教材的特点是条款式、结论性的语言很少,地理图  相似文献   
33.
狭长深基坑的开挖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鉴于此,文章基于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建立三维模型,重点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周围地表沉降的发展规律,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施工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者数据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狭长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值对基坑开挖深度敏感,且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地表最大沉降值出现在离墙后约8 m的位置,地表沉降的主要影响范围为0.5He~1.5He;增大地连墙厚度和嵌入深度、减小内支撑水平和竖向间距均使地表沉降值呈现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34.
依区域年降雨量的差异,将抚仙湖磷矿开采区年降雨量分别为1200~1300 mm和1000~1100 mm的区域划分为东大河流域磷矿区和帽天山磷矿区两个研究单元,通过设置野外径流小区,在自然降雨状态下对矿山废弃地产流及矿区现有主要植被类型对地表径流量的控制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强度是矿山废弃地产流的关键因子,在大雨状态下矿山废弃地径流量远大于各植被类型,降雨历时是影响各植被类型地表径流的关键因子,各植被类型产流量各不相同;径流量大小与植被总盖度、土壤总孔隙、土壤最大持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地表凋落物厚度及重量呈负相关;各植被类型总径流量次序为:灌草丛>云南松灌丛>云南松>混交林>华山松林>竹林>桉树林,除灌草丛外矿区现有植被类型均能对降雨径流取到较强的截流作用.  相似文献   
35.
36.
煤层开采引起地表塌陷,毁坏排水管路。通过对羊场湾c122综放工作面的涌水条件分析,找出工作面涌水量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涌水量预计,确定发生突水危险的可能性。根据工作面不同开采阶段涌水量大小的预计以及井下环境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避免发生涌水事故,保障井下安全的工作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37.
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与一种新的研究模式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耕地和粮食的质量安全及稳定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体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标志是耕地资源质量问题,其中对盐碱化土壤等中、低产改造利用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为此我国在农田盐碱地改良利用治理和研究诸多方面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根源于我国盐碱地改良整治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水利改良技术、后起的土壤生物化学改良技术、现代节水灌溉农田水盐调控技术研究内容和效果等进行了综述分析。随着我国多形式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以适应新的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管理利用的新技术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呈现,如"土壤水盐定向迁移"和农田土壤"盐分上移地表排"即为近年来我国水利科技人员,创新提出并研究的土壤水盐改良利用新技术理论和解决模式,本文对这一新的技术理论和灌排模式研究内容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38.
王哲  王哲  王志达 《科技通报》2012,28(9):97-102
修建人行地下通道是缓解城市交通拥挤、保障行人交通安全、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的一项有效措施。人行地道施工不可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严重者可能影响地面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本文通过对浅埋暗挖法修建杭州清泰街过街地道的有限元模拟,模拟CRD工法开挖方式通过考虑地道上方道路刚度与否两种模型的对比得出道路刚度对浅埋暗挖人行地道的地表沉降及地层变形的影响规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较为一致的结果。研究对此类地道的施工与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9.
本文结合在张石高速公路某钻孔施工工地上监测到的大量振动速度的数据,通过对钻孔施工下地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振动速度衰减规律的拟合,探讨在钻孔施工下地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振动速度衰减的规律,得出地表振动速度随着与振源距离增大而呈负幂函数形式衰减的结论,从而为预测钻孔施工下地表振动速度提供了准确方便的方法,也为评价冲击钻孔施工的振动效应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0.
本文结合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公司地表移动规律应用现状,提出了地表移动规律的研究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并对今后的应用情况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