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2篇
教育   222篇
科学研究   207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6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王刚 《教学与管理》2014,(13):70-72
正笔者经过长期摸索,将纸质学案和电子学案的格式、文字和图表简化后,课前将其写在黑板上,方便课堂使用,称之为"黑板学案"。一、"黑板学案"的设计和运用1.复习课"黑板学案"的设计和运用以"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复习课为例,简介其"黑板学案"的布局。可将整块黑板分成四部分。(1)黑板左栏。用于书写知识网络结构,将所复习内容系统地呈现,以达成知识目标为主要目的。重要处留空,以便上课由学生填写关键词。本例知  相似文献   
72.
刘靖 《学周刊C版》2013,(28):64-65
在教学过程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往往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紧密联系,本文以《河流地貌的发育》为例,说明在地理教学中通过三个途径,实现地理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相似文献   
73.
利用橡皮泥制作起伏地表物理模型进行直流电法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室内直流电法实验大都在水槽里进行,所以要想得到起伏地表的实验结果是很难的。尽管土和沙子可以制作成起伏地表模型,但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采用橡皮泥制作模型实现了起伏地表的实验,为今后在室内进行直流电法实验找到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蒋世章  季青  汪康  董玉娟 《大众科技》2009,(10):100-102
以福州市为研究区,采用单窗算法,对Landsat ETM+第6波段的遥感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得到地表温度分布图,分析了地表温度分布规律,并提出减轻热岛效应措施。结果表明:福州市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单窗算法可以较好的反映城市热场的空间分布,地表温度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有良好的负相关关系,与地面下垫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5.
《大众科技》2009,(6):6-6
英格兰布里斯托大学的安迪博士及其同事在最近一期的《当代生物学》上发表的报告中提出,世界上许多国家可通过种植特定类型的农作物将更多的阳光反射回太空,以此来降低自然地表温度。  相似文献   
76.
文章用实例介绍了矿山地质灾害鉴定评价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探讨了用地震烈度法和质点峰值震动速度法进行爆破震动影响的评价,用地表移动区判别法进行地面沉陷影响的评价。  相似文献   
77.
公路建设中经常遇到公路穿越矿区采动影响区的问题。采动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是确定路基稳定性、分析采空区影响程度的主要依据。根据相关的依据,在采动区公路建设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8.
问答     
《科学与生活》2009,(2):28-30
<正>Q热爱摇滚导致颈椎病?我妈在电话里总跟我说:"别老去蹦迪,还有那什么摇滚,别摇,对颈椎不好,岁数大你就知道了。"好吧,我就不跟老妈计较字眼了。我只是想说,咱身上的零件不是越活动越好么?上学时候,体育老师每节课还带大家"绕颈"呢。  相似文献   
79.
普光地区地表为复杂的山地,高程变化较大,介于200m-1400m之间,最大高差近1200m通过对资料的认真分析,对比试验,我们采用了一套综合手段解决静校正问题。最终处理剖面信噪比较高,地震波组特征明显,满足了该区构造解释的需要。  相似文献   
80.
复杂地表条件下,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必须结合地理信息才能准确设计相应参数.本文主要阐述了地理信息的转换和应用基本知识,为复杂地区地震数据采集在方法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