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7篇
教育   107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26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图示教学法应用于排球垫球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师大94级本科男生中进行了图示教学法的尝试。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4课时的教学之后,实验组学生排球垫球技术的4项技评分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说明图示教学法对于促进学生垫球动作的规范化,建立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排球垫球技术的学习和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垫球是排球赛中用得最多的一个基本手法,需要长期练习才能运用自如、随心所欲。但因练习大都是自垫、对垫、三角垫等几种单调练习形式,使初中生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集思广益”和“教学一得”栏目受到广大作者和读者的支持和喜爱,建立在以实践为基础上的这两个栏目在广大教师以实事求是、来源于教材、实践于教学的思想指导下服务了教学。2007年,这两个栏目进行了整合,整合后的“教学一得”栏目在不改变原栏目宗旨的前提下将更加突出呈现来自于教学实践中好的经验、方法,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欢迎大家继续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两所高校普通排球专项班男女学生传、垫球考核成绩的统计资料,得出传、垫教学次序的不同对学生掌握技术会产生一定影响的结论,并对该项目的正确教学次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排球比赛中,一传接发球是组织进攻的开始,一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二传的质量和进攻战术的组织,而一传接发球多采用垫球技术。我们在比赛中发现学生对垫球技术掌握的比较粗糙,接发球判断能力较差、脚步移动缓慢、用力不协调,比赛精力不集中,这就直接影响了一传的质量,从而使整个进攻战术难以组织。本文就此对一传接发球的技术、接球心理、预判能力、全身协调能力以及脚步移动技术作一分析论述,以期在教学中引起重视,从而提高一传教学质量,使大中专学校基层比赛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6.
王瑾 《体育师友》2008,(6):37-38
一分钟排球垫球,是许多省市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项目,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重视。因为其技术有别于排球实战中的技术运用,所以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才能在应试中取得佳绩。  相似文献   
17.
<正>一、课前落实"诊"复习是在已有基础上,对所学过练过的技术动作加以改进、巩固和提高,以达到规范动作培养技能的目的。如果课前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详细"诊断",不能针对性地开出"处方",做到因病而药、因人而异,必然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课前诊断关键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诊断"。依据学生实际(包括群体与个体),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复习各有侧重,不要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要有计划地将课堂复习目标重点定位在解决某几个问题上,从而  相似文献   
18.
<正>在排球教学实践中,巧用同心圆站位进行练习,队形可收可放,既可以节省队形组织调动的时间,增加练习次数和密度,提高组织和练习效率,同时又可以使学生的观察面、教师的示范面变得更加开阔、均衡,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练习趣味性,提高队员的移动意识和移动能力,有效解决排球教学"形成积极移动意识"的教学难点。一、移动接球1.抛球—拍手—转身接球练习目的:集中注意力,提高练习兴趣和动作速度。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运动技能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题把微课引进高职体育教学中,以排球垫球技术的教学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在体育课教学中使用微课,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微课的价值,强健学生体魄。  相似文献   
20.
<正>一、练习手段选择的依据自垫球在本案例中出现两次。第一次是在准备活动后,笔者认为这次出现不合理,因为,在没有把握确定学生掌握排球技术的前提下,就让学生进行自垫练习,有的学生对何谓自垫球都不清楚,哪来的兴趣学习,正确的做法是让学生"玩"球,在玩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动作表现的亮点,然后让其进行展示,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