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7篇
教育   107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26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普通高校排球课垫球技术教学的实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榕  潘前  蔡武成  黄鸿生 《体育学刊》2002,9(3):71-72,75
经过两个排球选项班的大学男生进行了一学年的对比实验可知:在垫球技术教学中运用游戏法与比赛法,可提高垫球练习时的趣味性、游戏性、竞争性与个人炫耀性。实验班的学生在垫球技能获得明显提高后在教学比赛中表现出较大的运动量,从而论证了该教学方法在大学生排球运动中进行娱乐与健身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82.
双手正面垫球技术动作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双手正面垫球的技术动作要领、练习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错误动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纠正方法。  相似文献   
83.
排球教学是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学生对于垫球学习都认为是排球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所在,教师对学生垫球有效教学,是提升初中生掌握垫球技术,学习排球技术的关键。体育教师要针对初中女生年龄特点,在教学方式上、教学内容上不断创新,通过科学合理地训练切实提升初中女生排球垫球能力。  相似文献   
84.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照实验法等研究方法,探讨“游戏教学法”在中学软式排球教学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软式排球垫球游戏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5.
关俊霞 《甘肃教育》2007,(5S):62-62
垫球是排球运动的一项基本技术,也是排球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教师在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6.
针对高校学生在排球训练中发、垫、传训练的单调性,提出排球训练发、传游戏教法的综合练习、并规定此种游戏性训练方法的具体方法和游戏规则,并论述这种方法在节约场地、提高训练兴趣及培养集体凝聚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小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所以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小学体育课中如果没有“玩”,那么这节体育课肯定不能吸引学生.那么怎样成功引领孩子们步入体育学习的乐园,让他们感受到体育的巨大魅力与无限风采。  相似文献   
88.
部分高中生对排球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垫球上,他们可能还没有真正体会到排球运动的乐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排球基本技术的运用问题.本文提出四点建议: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提高技术运用能力;有效利用考核评价方式,以运用为主要目的;简化教学比赛规则,在运用中获得乐趣;关注学生身体感受,让运用顺利进行,旨在为一线同仁解决该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中易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是排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之一,是防守的基础,在排球比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排球的兴趣和排球健身的发展。掌握这一技术也就成为学生学习排球的首要问题。章从正面双手垫球在实际教学中易犯的错误人手,并提出了几点相应的纠正措施。  相似文献   
90.
笔者在高等学院普通体育课教学中运用视动训练法进行实验研究,进一步探析了体育教学改革的方法.实验证明用心理训练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