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1篇
教育   313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在《波希米亚女郎》中,薇拉·凯瑟创新了传统的叙事方式,交替采用了全知视角与"内聚焦"叙事,构建了一个占有土地与自我流放、恪守传统与反叛世俗等矛盾并置的艺术图景,彰显出作者对美国中西部边疆已趋丰富的物质生活既赞美又批评、既留恋又失望等矛盾心理。文章通过对《波希米亚女郎》"双重视角"交替叙事的解读,旨在剖析其富有变化的叙事形态与矛盾并置的复调主题。  相似文献   
102.
程章芳 《东南传播》2021,(12):22-24
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和现实紧迫性.本文基于新公共外交视域,提出创设"省级国际传播体系"的构想,并结合福建等地国际传播的丰富实践,从多个维度分析了将该构想落地的具体路径.以期抛砖引玉,为我国国际传播工作提供新方向,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3.
巴赫金的诗学体系建立在其"对话"理论的基础之上,由此扩展出复调、狂欢等理论,实际已超越了文论的范围。国内外学者多从语言学、文化研究、哲学等层面对其进行研究。巴赫金倡导新型的"平等对话"关系,他用巧妙的哲学思辨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条以平等对话、和而不同为特征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4.
莫言是一位在叙事上不断求新探索的作家,他总是着意追求以多种叙述视角和多样的话语形态营造出狂欢化的叙事美学风格。发表于2003年的《四十一炮》是莫言这一叙事努力的里程碑式的收获。在《四十一炮》中,叙述者罗小通穿行在现实与想象之间,他的叙述与故事相互纠缠交织、平行推进,俨然一曲严整的二重奏。无论是话语的对立、交织与重叠,还是记忆、想象与现实的相反相衬,都在叙述者的操控下呈现出狂欢化复调叙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5.
马青青 《新闻世界》2011,(7):243-244
2010年,克里斯托弗.诺兰把一个写了近10年的故事搬上荧幕,展现在世人面前的绝不仅仅是一部感官大片,"梦境"这一母题的描述多少给《盗梦空间》增添了一丝"心理悬疑"的色彩。电影未上映之前影评界的热烈追捧,剧组创作成员的闪烁其辞,都让《盗梦空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正如电影本身要为我们表现的主题一样。影片的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采访中说:"这部电影,完全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对梦境的理解和想象,里面有特有的结构、规则,这些也是诺兰的创作内容之一。"如果将电影界比作浩瀚的宇宙,那诺兰一定是擅长电影叙事形式主义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06.
艾鑫 《大观周刊》2011,(15):278-278
在钢琴教学中,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创意曲到平均律,怎样理解并把握其风格,是从事钢琴教学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从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实践出发,探讨了复调艺术在特定的主旨选题和文化情境之下,对专题片结构、形式、主题的提升作用。同时也倡导——电视作为一门晚近诞生的新兴艺术,应充分汲取其他艺术门类的营养,以更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还原时代现场,当好舆论先锋。  相似文献   
108.
民族的东西永远具有生命力,永远不会过时,做 为一个中国人,在学习钢琴时,是不能不弹中国曲目的。  相似文献   
109.
方冰 《泰安师专学报》2002,24(1):110-111
钢琴演奏的特征是多音多声性。三度、六度是弹奏训练的基础。训练中在手型、触键、奏法上均有不同的要求。对不被人熟知的具有训练价值、艺术价值的相关曲目的研究介绍。  相似文献   
110.
本通过对他的《^bB大调前奏曲与赋格》BWV866进行分析,来研究巴赫是怎样在他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中将复调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是他那精湛的对位手法,以此对他的音乐有更深刻的了解。因为复调性、装饰性、继奏性、即兴性、歌唱性是学习巴赫键盘音乐所必须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