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5157篇
科学研究   251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51篇
综合类   229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6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515篇
  2010年   482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562篇
  2007年   529篇
  2006年   449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320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兼顾发展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立兼顾发展的理念,是保证高等教育大众化健康发展所必须的。兼顾发展的理念,包括规模与结构的兼顾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兼顾发展,精英与大众的兼顾发展,平等与效率的兼顾发展。要克服片面的主次思维模式,统筹兼顾地解决好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应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2.
创造性思维是单元性思维与多元性思维的对立统一。创造性思维总是从主体所熟悉的单个的点、线、面开始,逐步拓展到事物的全体,形成立体思维,获得认识上的突破,完成创造的过程。在创造过程中,单元性思维和多元性思维共同发挥作用,两者互相依赖,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因此,在思维活动中,必须注意单元性思维和多元性思维的有机结合,防止片面性.以提高思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3.
论区域高等教育的特殊战略地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区域高等教育是在我国拥有最广大地区、最广大人口的高等教育,发展区域高等教育,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对我国高等教育社会化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有利于改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状况;从区域社会发展来看,区域高校是所在地区最大、最有实力的文化事业集团,对区域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引导与提升以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区域高等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特殊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24.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有其基本内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意味着我们党践行“三个代表”有一个根本着眼点。经济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一种互动推进的辩证关系。应按“三个代表”要求,积极关注并提高困难群体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25.
弱势高校既是高校中的弱势群体,又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载体。弱势高校在大众化中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但同时又遇到了后续生源、师资、社会保障、社会关系和自然环境、人文等资源短缺性难题。使其品质提升难以为继,生存发展空间受阻,解决资源短缺困扰,需要社会、政府的支持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但从弱势高校自身来说,必须利用市场和计划,深化改革,更新办学理念,形成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加强队伍建设和创新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6.
赵明 《华章》2011,(34)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目前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状况和效果不明显,严重影响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本文立足于高校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面临的基本问题,多角度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中的实现方法,进一步深入推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  相似文献   
127.
延安时期社会教育运动是我党局部执政时实施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社会教育运动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经受了考验并武装了边区民众,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化、对象化、层次化转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实现,其经验对推进当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无疑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8.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乡土社会中就一直进行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新时期,乡村社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征,"传统乡土社会"转向"新乡土社会",新乡土社会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场域。因此,在新的境遇下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结合新乡土社会的实际,契合新乡土社会的文化,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发挥农村精英分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9.
2011年上半年,微博在网民中的使用率达到40.2%,借助微博这个载体,在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的.发挥微博具有交互性强,收发多样性、实时性和高速性的特点,规避微博的信息碎片化、随意性强、组织结构松散、客观真实性受质疑等缺点,从鼓励优秀党员发微博,研究微博语言特点,思政课教师解答课程难点等方面占领微博这个传播平台,从而有效推动当代大学生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30.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的重职业技能培养、轻思想政治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以及对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的忽视等,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挑战。推进高职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路径才能达到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渠道;活动类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形式;组织类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文化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平台;传媒类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