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6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3篇
教育   14450篇
科学研究   1327篇
各国文化   195篇
体育   803篇
综合类   1043篇
文化理论   141篇
信息传播   2908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337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339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346篇
  2016年   476篇
  2015年   802篇
  2014年   1639篇
  2013年   1470篇
  2012年   1702篇
  2011年   1738篇
  2010年   1621篇
  2009年   1491篇
  2008年   1813篇
  2007年   1385篇
  2006年   992篇
  2005年   827篇
  2004年   834篇
  2003年   614篇
  2002年   427篇
  2001年   381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城镇化发展导致村民的身份观念出现离散化,村民的乡土认同和身份认同逐渐消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祠堂作为重要的媒介域在村民群体身份认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发现,乡村祠堂一方面通过符号媒介向村民传递着各式信息,勾起其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与此同时,在仪式化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能量将村民的情感连接,以获得群体身份认同;另一方面,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村民通过新媒体以虚拟在场的方式参与围绕乡村祠堂展开的仪式活动,在网络公共平台传递价值信仰和共享仪式意义,加固群体身份认同,促进群体有机团结。  相似文献   
82.
穆宇婷 《东南传播》2022,(6):118-121
影视剧中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一直经历着深刻的历史流变,这类变化既是现实生活中作为社会人的男性和女性相互心理期待的结果,也是影视剧中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双重镜像的结果。在数字时代,男女的影视形象与现实中的男性和女性之间发生的虚拟的情感互动愈加现实化,这既体现为现实中性别权力关系转变的逻辑,也体现出当前影视剧创作中两性形象关系趋向“逆转”的一般规律,女性自我也因现实和影视的双重镜像的作用而发生变化,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3.
王留 《东南传播》2022,(5):63-65
民进党当局在“反陆抗中”的错误道路上越行越远,导致台海局势持续严峻,对台宣传的新型传播方式——对台新闻短视频的重要性凸显。本文将对台新闻短视频置于多模态隐喻的视角下,通过剖析其多模态协同效应和多模态隐喻的运作机理,归纳总结出更贴合构建台湾同胞对祖国认同感的宣传方向和话语体系,为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对台宣传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文章对校园网面临的安全威胁进行了分析,将安全能力内置在业务系统中,通过信息化系统和安全系统的聚合、业务数据和安全数据的聚合、IT人才和安全人才的聚合,提出了基于零信任和内生安全架构的安全防护体系。设计模拟测试环境和测试用例对体系架构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这种安全体系架构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网络架构下的身份认证、用户隐私、数据安全、边界防护和访问控制等网络安全问题,确保智慧校园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85.
作为女性知识分子中的特殊群体,女记者在今天日益兴盛的媒介文化潮流中,敢与男性并驾齐驱,各领风骚,以敏锐、温柔、知性和巨大的同情心观察世界,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86.
艺术没有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格尔的幽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被当做极权国家的政治理论而遭到短暂放逐,但在80年代它又以民主政治的预言家的身份而受到青睐,任何有关当今历史阶段的状况的描述,如果不提一下黑格尔,就会被认为对历史运动缺乏洞见。丹托从艺术的民主化看出艺术史的终结,而福山则从苏联体制的瓦解和世界的民主化看出历史的终结。但黑格尔的精神形态史(或者说精神现象学)所描绘的精神呈现的最后阶段的状态可能刚好相反,在那里,现实与概念达到了一致,词与物重叠在了一起,以致不再可能设想另外的历史形态。这就意味着,人们在所有问题上都不再有异见,一个一致的时代已然于80年代降临。但它必然不是民主的,因为民主的核心定义在于每个人可以持有不同的价值观,自由地发表不同的意见,这至少暗示着差异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或者,更确切地说,差异受到了制度的保护——这可能正是丹托或者福山所乐见的状态。但这和黑格尔的历史的终结有何关系?如果将丹托或者福山所乐见的状态置于黑格尔的精神形态史的图式中,就会发现,它已从历史的终结处返回到这么一个原初阶段,在那里,连概念都还没有找到自己确切的定义,或者说,精神依然在差异中隐匿着,历史之路依然朝不确定的方向敞开。程巍  相似文献   
87.
从首届现代奥运会完全是男性的舞台,到如今男女运动员在奥运赛场的平分秋色,百余年之间,女性为获取这样的权利做出了不懈的斗争.现在,女性成为了奥运赛场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88.
2006年春天,电影《王的男人》在亚洲掀起了一波票房狂潮,韩国男艺人李俊基成功地出演了一个具有女性特质的小丑形象,舆论都称其为“比女人还漂亮的男人”,在全亚洲引爆“漂亮男人综合征”。在中国,流行大江南北的《流星花园》捧红了四个长相出众的男生F4,娱乐圈中便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美色改革,美男开始取代美女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的赏识,大众媒介正着力打造一个新的男色舞台。  相似文献   
89.
对女性休闲的关注与女性的社会地位上升有很大的关系,这是由妇女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引起的.据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女性有4.8亿之多,占全国人口的48.7%,其中有较大影响的是中青年妇女,即20~50岁这一年龄段的女性,约占人口总数的21%.①  相似文献   
90.
李琦 《青年记者》2008,(10):27-28
从1982年《湖南妇女报》复刊到.现在,新时期中国女性媒介的发展历程不过20余载,其生存现状与理想状态亦相差较远,但其潜在的社会价值和发展空间仍然是毋庸置疑的。正所谓挑战与机遇共生,困境与出路并存。获得必要的资源和空间是任何一个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妇女媒介也不例外。从宏观社会语境来看,中国女性媒介要获得长足发展与良性循环,必须拥有两大社会资源:一是要具备明确的女性主义立场,二是要获取广泛的社会支持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