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62篇
综合类   44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通过访问第29届奥运会官方网站,观看北京奥运会女篮比赛录像,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中、美、澳、俄四国女篮32场比赛的攻、防技术指标进行了统计、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女篮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2.
少年女蓝从小抓好快速、准确基本技术,打好基础,才能向高速度、高水平方向发展。根据多年从事少年运动员训练工作体会,认为少年运动员快速、准确技术的训练必须以身体素质为基础,基本动作为前提,投篮和传球为核心。  相似文献   
53.
在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对参加九运会12支女篮队伍的3分远投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结合其它比赛中的统计数据及临场观察,分析了我国女篮队员远投的特点及比赛中远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4.
本刊讯4月13日,在世界中学生篮球锦标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中国中学生篮球代表团凯旋归来。本次锦标赛于4月3日至10日在波兰举行,代表中国参赛的是辽宁沈阳三十一中男篮和北京清华附中女篮。本次锦标赛中国队在男篮第一阶段分在B组。经过两场激烈的争夺,以一胜一负积3分顺利出线。在第二阶段单循环赛中,中国队渐入佳境,两战全胜,以小组第二的身份晋级第三轮。在四分之一决赛中,战胜了法国队。面对强大的半决赛对手土耳其队,中国队不畏强手,奋力拼搏,终于不敌对手以68:76告负。最终中国队以3分优势战胜拉脱维亚,获得了本届世界中学生篮球锦标…  相似文献   
55.
太原理工大学女篮2001赛季技战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太原理工大学女篮参加2001年CUBA西北赛区的技、战术特点分析,可以看出,太原理工大学女篮在比赛中形成小阵容“快,准、狠”的风格与特色打法,主力队员特点突出,发挥优异,但三项(远投,犯规、罚球)指标差距明显,上场队员过于集中,建议尽快补充后备力量,有效提高弱项水平。  相似文献   
56.
我校是乐东县的重点中学,学生人数5000多人,每年都有运动队参加省内的比赛。多年来,在学校的领导及教练员的共同努力下,运动员较好地发挥了积极团结协作精神。因此,从总的方面看来,我校各项运动代表队  相似文献   
57.
运用文献资料法,五级评分法和秩和比综合评价法等对北京奥运会女篮前八强球队的优秀中锋队员进行比赛能力综合评价和主要技术指标等级划分,得知:中国女篮优秀中锋队员陈楠,综合比赛能力已达到世界女篮顶级中锋的水平;技术相对全面,但特长技术不明显,需要加强特长技术训练;在篮板球、失误和被侵犯技术指标上排名靠后,在以后训练和比赛中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8.
男篮和女篮     
《新作文》2009,(12):28-28
  相似文献   
59.
第14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前8名队防守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第14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前8名队比赛防守的技术统计,分析了中国女篮与世界强队在防守能力上的差距,旨在为提高我国女篮运动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中国女篮在第 14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中防守问题的分析 ,研究中国女篮在个人防守能力、防守配合质量、防守战术和防守作风中的差距和不足。根据我国女篮运动员的特点和现状 ,以及世界女篮防守发展的动态和趋势 ,为提高中国女篮的防守水平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