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2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19668篇
科学研究   1087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122篇
综合类   1049篇
文化理论   64篇
信息传播   543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84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718篇
  2015年   1214篇
  2014年   2262篇
  2013年   1645篇
  2012年   1700篇
  2011年   2112篇
  2010年   1774篇
  2009年   1811篇
  2008年   1811篇
  2007年   1474篇
  2006年   966篇
  2005年   731篇
  2004年   542篇
  2003年   473篇
  2002年   481篇
  2001年   411篇
  2000年   339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71.
只听张珂轩满面春风地吹道:新学期开始了,果果兴冲冲地上学去。第一节课,老师发了各种各样的新书:有幽默风趣的语文书,有图文并茂的美术书,还有令人费解的数学书……果果数了数,不包括练习册在内,一共有十五本。果果十分欣喜,新学期有这么多新书,真好!不过没几天,果果就感到有些承受不住了。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去上学,走着走着,就觉得背上好像压着一座大山一样。有天上公交车时,人挤上车去了,可是书包还  相似文献   
72.
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回顾了衔接以及与衔接分析相关的重要概念,并针对分析失语症语篇的衔接时可能遇到的特殊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3.
预是人们对尚未发生的事物的一种推断,它可以让我们对可能发生的一切,做一种合乎逻辑的推测,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便能减少我们在达成目标时的困难,鼓舞我们的信心。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这一原理呢?一、预设和预判的目的语文新课程改革后,有些教师在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时,没有对自己新的方式进行预设和预判,新思路指导下却用老办法解决问题,因此新鞋回归到  相似文献   
74.
学习风格与二语习得作为英语教学研究的重点受到了各大领域的关注,虽然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学习风格与二语习得的实证研究较少。本文先概述了艺术英语学习的风格特征,然后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对艺术生学习风格与二语习得之间的相关性等进行了实证研究,最终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学习风格与二语习得的艺术英语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5.
二线城市公示语翻译还存在着拼音的来滥用、风格不统一、单词拼写错误以及词汇语法错误等诸多的问题。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应在主观上给予公示语翻译一足够的重视,以更为严谨务实的态度投入到外宣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76.
从研究内容、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三个角度出发,对近三十年来汉语中介语篇章信息结构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未来的发展趋向与有待探索的课题进行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77.
本文针对中德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在基础德语学习结束后,难以用德语开展专业内容学习这一情况,试析了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结合语言学及外语教学理论,在专用语及课堂用语两方面,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探讨,以期对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承担德语教学的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8.
互动空间     
Q1_怎样提高阅读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李得武:首先,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分析,提高其高度和深度。指导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两个重要理论分别是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理论。图式理论是学情分析的重要指导理论,学生已有图式的多寡决定其阅读水平。学生的词汇量、句法知识、语篇话题的熟悉度和语篇结构的理解力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9.
夜望     
  相似文献   
80.
宋宏 《海外英语》2011,(14):25-26,28
回指问题是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语言学各领域对回指问题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存在诸多争议和理论局限性。回指的选择和释义涉及句法、语义、语用、认知以及社会文化规约等诸多因素,涉及话语参与者双方和语境的互动。要全面、合理地解释它,必须把相关因素整合到一个理论体系中进行综合考量。维索尔伦的语用顺应论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理论整合的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