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9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新闻界》2017,(10):64-72
本文以微信朋友圈为例,利用日记法对120名被试进行了连续7天的9次问卷调查,并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分析微信朋友圈炫耀性内容对个体消极情绪的作用,并探讨朋友圈嫉妒和个体的消费水平在其中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1.朋友圈炫耀性内容与个体消极情绪呈负相关;2.消费水平会弱化这种连接;3.朋友圈嫉妒则会强化这一关系。在将这些结果与前人研究进行对照的时候,本文从选定的特定社交产品的传播特征、个体的消费心理、研究材料的特点等角度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2.
大学生嫉妒心理剖析及其辅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嫉妒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这种心理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作用远大于积极作用,因而这种心理处理得好坏对大学生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就嫉妒心理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其本质、基本特点及成因,针对其成因提出了相应的辅导策略。  相似文献   
103.
面对别人的嫉妒,如果确信自己是对的,并已被实践证明,要理直气壮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对污蔑不理,流言不辩,朝自己的目标奋进。要知道人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与那些心胸狭窄的人争辩既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克雷洛夫说“好嫉妒的人,无论看到什么都要叫嚣。  相似文献   
104.
谈嫉妒     
嫉妒是对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人产生的一种忌恨情绪和态度 ,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混合心理。它本身就表明了自己不如别人。高中生的嫉妒心不仅表现在学习上、荣誉上 ,还会对他人的家庭状况、身材容貌、衣着打扮、聪明伶俐、惹人喜爱等产生妒忌。它不仅伤害自己 ,也会伤害别人。它有自己的特点 ,也有产生的特定原因。因此 ,更需要我们用良好的心态战胜它 :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充实自己。  相似文献   
105.
央小凡第一次站在我们班门口时,她穿着蓝白格子的裙子,白色绒毛的明黄色靴子,粉色的毛衣,像一个芭比娃娃。这样的装束,引来了所有男生的"啧啧"赞叹声和所有女生  相似文献   
106.
一、父亲挑书院殿文①重一百多斤的书压在六十多岁的父亲的肩上。②我几次请求父亲放下担子让我挑一气,都被顶了回来。没办法,我只得借着电筒发出的可怜的光跟在父亲修长的身子后面,背上背着个装有几件衣服的旅行包和一把红色吉它,样子潇洒得要命。③我很清楚父亲此刻的心情。中学时我因母亲  相似文献   
107.
齐雨声和张黎是形影不离的好兄弟。齐雨声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成绩一贯领先;张黎的成绩稍差些,但篮球打得好,人长得帅。自从走进这所学校,齐雨声和张黎就成了一对好朋友,他们的交情连老师都知道。  相似文献   
108.
途经的盛放     
又见暑期,小朵有点儿小开心,有点儿小悲伤,有点儿小嫉妒……(小快嘴:这,这到底是个怎样纠结矛盾的人呢!)开心的是淀粉们可以享受悠长的假期;悲伤的是小朵已经远离悠长的假期N年;小嫉妒嘛,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109.
清高和嫉妒     
两个朋友在小酒店里喝酒,聊起了他们的一个熟人。在任何世道,小人得志、下流胚走运是寻常事。他们的这个熟人既然钻营有术,理应春风得意。他升官、发财、成名、留洋,应有尽有。还有一打左右的姑娘向他奉献了可疑的贞操和可靠的爱情——姑娘们从来都真心诚意地热爱成功的男人。  相似文献   
110.
现象学嫉妒分析方法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象学嫉妒分析方法是嫉妒研究领域最古老、最常用的方法,它对现代心理学嫉妒理论有重要的启示和引导作用。本文研究了这一分析方法的特点:现象的直观性是其方法特点;直觉的敏锐性和睿智的思辩性是其思维特点;注重嫉妒的社会危害性是其视角特点;描述的随意性、主观性和非系统性是其论述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