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篇
  免费   2篇
教育   1015篇
科学研究   40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58篇
综合类   61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27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陈娜 《青年记者》2007,4(12):55-56
从1897年11月24日,上海《字林沪报》办的中国第一份报纸副刊《消闲报》创刊,中国报纸副刊走过了一条百年求索的漫长道路,这期间,副刊所更替的不仅仅是名称,更有其由外到内的深层次蜕变。本文以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的四个大阶段为顺序,一窥中国报纸副刊功能的嬗变。  相似文献   
52.
英国是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发祥地,不仅建构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广播电视机构-BBC,形成了公共广播电视体制,成为后来其他国家建立公共广播电视的范本。而且随着技术与社会的发展,英国公共广播电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单一的公共资金(public fund)模式逐步被打破,从公共垄断到双头寡居,发展到现在的多元竞争格局。本文通过梳理自BBC成立以来英国政府发布的专家委员报告和白皮书等主要政策变迁,分析了英国公共广播电视理念的内涵及其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从主题嬗变的角度探讨了新时期女性小说的发展规律。认为女性小说的主题大致经历了传统爱情主题———社会参与主题———寻找“本我”主题的衍进过程。本文分别阐述了三大主题涵盖下的女性小说各自的产生原因、各自的特点和缺点以及各自的历史和现实的任务 ,并试图以此来探索女性小说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4.
在整个社会向休闲时代的转变过程中.奥林匹克运动生存、发展所依赖的人文环境也在发生变化,本文以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因休闲时代的到来奥林匹克人文环境的嬗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奥林匹克运动繁华现状下的深层原因以及人文环境的嬗变可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5.
中国的小品文发微于魏晋,盛于明清,在数百年中形成了以真、趣、活、畅、小为特征的审美范式.这一范式在五四时期被重构,为了谋求小品文的发展,周作人提出了美文说,之后又有鲁迅的Essay说、胡梦华的Familiar essay说、梁遇春的小品文说、周作人的性灵小品文说、林语堂的幽默小品文说等,他们的努力聚焦于一点,那就是使现代小品文与世界文学对接,兼具传统与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56.
扬之水 《中国文化》2009,(1):191-204
把释道题材用於金银首饰纹样,是明代才兴盛起来的,——虽然辽代巳稍用于妆点金冠,但究竟不曾蔚为风气。道教题材多取意於长生久视而每与“寿”字相联,一般是选择带有符号意义的形象,如南极老人、西王母、八仙,还有历代传说中的仙人。  相似文献   
57.
嬗变     
“黑屋子,土台子,里面有群泥孩子。”这首俗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教育的一个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58.
社会转型与中国体育文化的三次嬗变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采用文献研究法,从社会转型和体育文化的广泛意义上,探讨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体育三次大的变化过程,以及产生变化的精神实质,认为中国体育经过百余年的磨难,已融汇于世界科学体育的潮流之中,并受到西方后工业文明的影响,显示出未来体育的迹象。  相似文献   
59.
基于大量文献,评述了2003—2012年国内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研究变化。对比郭晓川、原长弘等人的研究,发现自2003年开始,关于该课题的研究在研究趋势、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多方面发生了缓慢的嬗变。  相似文献   
60.
蒙学教科书承担着"启蒙"、"养正"的神圣职责,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教学不可或缺的"心脏"。蒙学教科书的编写与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教育思想息息相关。清朝蒙学教科书历经岁月的洗礼,成为传统教育的精华,其前期的价值取向主要为"伦理本位"、"人格本位"以及"知识本位";后期的价值取向主要侧重"科学素养"。审视清朝蒙学教科书的价值取向,可以为当今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