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3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周欣  陈安民 《兰台世界》2016,(21):150-153
祭祀舜帝是慎终追远、寻根祭祖的重要仪式,也是中华道德文明的传统古礼。自大禹"望九嶷而祭舜"始,历代君王采取各种形式的祭祀,包括袷祭、望祭、告祭等等。明洪武四年,太祖朱元璋亲制御祭文并遣官至九嶷祭舜,九嶷山舜帝陵祭舜成为国家祀典,国家祭舜仪制日臻完善,确立起传统中国的礼制程式。另一方面,祭祀舜帝与崇拜盘王相互融合,民间的"祭舜"加入很多民俗学元素,舜帝德昭天下受到后世的普遍景仰。  相似文献   
42.
《宣武教育》2004,(1):22-22
刊物为了总结我区“九五”期间教科研工作的经验,宣传我区“九五”期间教科研工作的成绩与成果,配合“宣武区科研示范校展示活动”有计划开设了《科研示范校》宣传专栏,对展示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报导,并介绍了9所科研示范校的典型经验,刊登  相似文献   
43.
朱洁 《宣武教育》2004,(1):36-36
《宣武教育》——朴实无华的名字;《宣武教育》——一目了然的指向。  相似文献   
44.
王勃的《滕王阁序》描写滕王阁周围辽阔壮美的山川秋景,表达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文章以其精美典雅的语言,丰富深刻的思想,优美开阔的意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阅读中人们往往容易为文章工整华丽的词句,细腻优美的自然景物描写所吸引,从而忽略作者丰富的生活体验和人生价值取向。众多欣赏者把这篇散文的主旨概括为失意文人的牢骚。而笔者以为,《滕王阁序》并非失意文人的牢骚之作,而是一篇表现积极进取人  相似文献   
45.
屈原不满时俗而追慕先圣,而在先圣中又尤为推崇舜帝。舜帝的“耿介”之德深深地影响了屈原,使屈原形成了“中正”不阿九死不悔的抗直心态;湖湘人在追慕屈原纪念屈原的同时,亦深受屈原这种抗直心态的影响,从而又形成了湖湘人的坚毅顽强一往直前的“蛮劲”,也就是陈独秀所概括的“扎硬寨”、“打死战”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46.
论殷代的帝     
天神帝在殷人宗教中是一种新出现的神灵,它不同于殷代的其他神灵,具有较多的自然属性,殷人尚未赋予其较强的人格性,远未成为至上神,这是与殷代政治的原始性和殷王独尊地位尚未完全确立的情况相适应的;在殷代,帝的称号并非只有天神帝独享,河、云、方等自然神亦称帝号,这些自然神较天神帝有较强的人格性;殷代后期神权逐渐衰落,王权政治加强,出现了殷王称帝号的现象,这是殷代社会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47.
"帝"在殷人的观念中表示祖先神,又表示"上帝"(或曰"天"),上帝与祖先神之关系是君臣关系,故上帝赐予祖先以治民之权。周人对天命是怀疑的,表现出历史理性的进步。但为了统治庶殷,被迫继承了殷人对天命的信仰并进行改造。创造出以"帝"为声符的"適"、"禘"二字。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则,"適"直译为"到达人间的上帝",周人据此创设適长子继承制,确立了周王与上帝的父子关系。"禘"直译为"上帝的祭祀",周人据此确立了以先王配食祭天之禘礼,用以强化臣民的信仰。周人的观念变化与制度革新,体现其统治策略中,天命信仰与历史理性之张力。随着王权衰落,周初天命观的信仰逐渐弱化,天子之制也渐被僭越,竟成乱制,遂至后世不明周初建制之本意。藉由帝、適、禘等字字源考证,略可窥见这一变化的线索。  相似文献   
48.
舜帝葬苍梧之山九疑,是为零陵,本为史家所公认.钱穆先生却撰文说舜葬在湖北西北部汉水流域,从而引起争论.鸣条、苍梧一般说来是一个区域性地名。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确凿无疑。舜帝是中华道德文明的开创者,孔子是道德文明的集大成者和传承者,各地建庙祭祀舜帝和孔子,显示出中华政治伦理之重要特征。事实证明,舜帝陵只有一座,而舜庙很多,这正如孔庙只有一座,而文庙很多一样。  相似文献   
49.
玉琯岩舜帝遗址可以与马王堆出土地图的标志相互印证,但两者位置、方向却有较大的出入,并非完全吻合.通过马王堆出土地图和今地图的对照考察,可以推定马王堆地形图上的九柱状帝舜陵庙在今蓝山灵江的源头处,即香炉石的南坡,方向是坐北朝南,而七柱状陵庙在今宁远九疑河的源头处,即香炉石的北坡,也可能就在玉琯岩遗址处,方面是坐西朝东.前者指真正的帝舜葬所,后者指残破的祀庙,而柱状符号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立柱.九柱状帝舜陵庙来源十分古老,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与《国语》和《海经》载相合.  相似文献   
50.
扣儿 《出版参考》2009,(21):22-22
作者桩桩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从有幸编辑她的7部作品中代深深地感受到了,并一路被她的故事温暖着,感动着。记得在编《微雨红尘》的时候,我是擦着眼泪完成了编辑;编辑《永夜》时,一直为永夜揪着心,而为月魄的凄美结局感伤至今;编辑《皇后出墙记》时,为快乐的永乐帝后的传奇爱情激动兴奋;编辑《放弃你,下辈子吧》时,为那个死乞白赖夏长宁的执著欢呼,现在刚想起来,编辑桩桩每一部作品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