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2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   6112篇
科学研究   903篇
各国文化   53篇
体育   396篇
综合类   251篇
文化理论   42篇
信息传播   1421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94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606篇
  2014年   1165篇
  2013年   461篇
  2012年   561篇
  2011年   634篇
  2010年   497篇
  2009年   483篇
  2008年   781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371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阳光下     
  相似文献   
12.
洗脚水里泡档案 1977年9月,梁晓声作为工农兵大学生从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国家文化部报到,再由文化部安排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文化部内务管理工作百废待举,新制度没有建立,旧制度也没有完全恢复,档案管理多有粗疏之处.从文化部到北影厂二次分配时,竟然让他自己把自己的档案带着走.  相似文献   
13.
14.
物理真的是那么有趣而迷人吗 ?要学好物理真的要勤于观察、勤于动手吗 ?真的要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吗 ?带着这份好奇 ,带着这份疑问 ,学生们踏入了物理之门……如何保持学生在《科学之旅》中形成的这种新鲜感 ,如何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观察与操作能力、初步的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应用物理规律解释简单物理现象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如何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为今后的物理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 ?这是第一章所承载的主要任务。人教版实验教材 ,之所以选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科学内容…  相似文献   
15.
《琼林雅韵》的编著适应了明代中叶逐渐兴盛的南曲的创作及演唱需要。这部韵书平声不分阴阳,全浊声母依然存在,入声派入三声,其语音上的特点既不同于正宗北曲韵书《中原音韵》,也不同于正宗南曲韵书《洪武正韵》,颇有些不南不北的味道。这是由入明之后处于上升阶段的南曲积极吸收北杂剧的成份,进而演化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南北合腔(套)所决定的。这种新的戏曲形式用韵特点主要表现在对入声字的处理上:入声字既可单独押韵,也可与平上去声通押,运用灵活。《琼林雅韵》平声不分阴阳,而又入派三声正是这种南曲用韵的记录和反映,因此它是一部南曲曲韵专书。  相似文献   
16.
声乐训练中,不能只强调打开喉咙而忽视打开口腔,打开口腔是打开喉咙的前提。而人的真声和假声两种发声机能在年龄阶段上表现有差异,其两者之间的过渡在美声唱法中的换气要求是无痕迹的过渡。  相似文献   
17.
孙绰是东晋的重要文学家,发表了一些文论见解,它们是:触物兴情,注重文学作品外在的直观美、声音美、风格应浅净,诗、赋、颂抒发感情,艺术具有动感人心的效果, 孙绰上述文论见解既有与他人相通之处,又有自己特色,丰富了东晋文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18.
在各种现代大众传媒中,广播常常被人们视为“弱势媒体”。面对电视声画一体,视听兼备的强大表现力和网络信息海量、跨越时空、多种符号,即时互动的丰富功能,广播总给人以势单力薄的感觉。面对新兴媒体严峻挑战的现状, 广播人只能以理念变革为先导,重新审视广播这一走过百年历史的老牌电子媒介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定位,并以此为出发点,对广播事业从管理体制、经营方式、节目运作、频率建设、盈利模式等多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和重塑, 最终实现频率资源和受众服务的全面优化。  相似文献   
19.
在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的第一章声现象中,我设计了几个实验。教学效果较好,希望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信息社会离不开网络,互联网把世界展示在每个学生的面前,成为学生了解社会、获取知识、交流信患的重要渠道。但互联网上也游离着许多宣扬色情、暴力、赌博、迷信和反动思想的信息,由于认识能力和个人经历的原因.学生对其中的不良内容缺乏辨别的能力,容易遭受毒害。针对当前网络文化对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产生的不良影响,德育工作者应直面网络这种新的社会环境变量,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