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73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41.
本文以准格尔召、乌审召为中心探讨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壁画的悠久历史、艺术特色及其重要价值,并指出应对其作为重点加以研究和保护。  相似文献   
342.
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大步迈进以及佛教发展的自身需要,促使佛教图书馆兴起。截至1949年,全国共14个省市建有佛教图书馆,主要分布于今长三角地区,20世纪30年代是其发展黄金期。相较于传统寺院藏书楼,佛教图书馆拥有公众性、学术性、开拓性等特征。通过整理分析各佛教图书馆开展的活动,可知弘扬佛法、提倡佛学以及创新佛典分类是其对民国佛教发展的主要贡献,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又可见其社会价值。总的说来,民国时期的佛教图书馆是佛教事业、文化事业、公益事业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