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65篇
科学研究   68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据了解,目前电力设计单位的档案借阅都是封闭式管理,借阅对象也是有限制的.这是因为工程档案相对来说都具有一定的保密性,有相当部分的档案还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无疑,在档案的借阅管理方面就实行了特殊的管理方式:封闭式管理.但随着形势发展的需求.我们今天的档案管理方式已明显的滞后.已有用户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2.
济钢高中是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于1997年成立的一所新型封闭高中,建校三年来,我们党政一班人抓住历史机遇,大胆实践,努力探索,实施科学管理,使学校沿着一条飞跃式前进,流通动式发展的道路膨胀壮大,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3.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重大革命,它要力图打破过去固守的应试教育的模式,要求改变那种只强调严格训练、被动学习和枯燥无味练习的灌输教育。应试教育的效果也只有通过考试来评判,在学生中流传着“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考得学生要补脑,考得家长心乱跳”。分数成了应试教育的惟一标准,为了高分,教师刻板地教,学生刻板地学,这样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如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试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这是国家高瞻远瞩之。  相似文献   
104.
自计算机维修课开设以来,有较长一段时间,部分任课教师基本上沿用了封闭式教学模式,常规课堂几乎包揽了全部教学活动。后来,即使开设了计算机教室,学生也只能在指定的时间上机操作,其他时间一律是“机房重地闲人免进”。自从我校大力开展整体教学模式和课题项目教学模式创新活动后,我们重点做了两件事:一、充分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大力倡导自主学习理念;二、破除单一课堂形式一统天下的封闭模式,实行多种课堂形式并重的开放模式。这就是“一题四步推进法”总体教学模式和单元系列课题模式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105.
封闭式管理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我国的人事管理正经历着一场从传统到现代的变革,这将有助于人事管理工作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6.
在过去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职院校的后勤保障体系普遍是封闭式的,后勤服务多为“供给型”“福利型”,服务效益低下,质量不高,并且占用大量的事业经费,极大地影响高职院校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后勤有必要进行社会化改革,实现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07.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偏重于用统一的模式去框定训练内容,作文方式以命题作文为主,且不少命题瞄准“考试”,训练符合应试“模式”的作文,并把作文训练空间限定在语文课堂上,逐渐形成一种封闭式的作文教学模式。这样指导下的学生作文感情苍白,题材陈旧,形式雷同,缺乏个性,严重压抑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8.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总要深深地烙上时代的印记。“县中模式”无疑是透视和理解我们当代教育的一面镜子。所谓“县中模式”是指以追求高考升学率为主要目标,以封闭式军事化管理为主要特征,以牺牲师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代价的学校管理体制。伴随着2004年南京“高考之痛”所引发的关于“县中模式”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109.
110.
西方哲学家在比较中西民族思维特点时,曾打过这样的比喻:东方人的思维如《易经》中的太极图,封闭而和谐;西方人的思维如基督教的十字架,呈放射状态,开放而发散。那么造成国人封闭式思维的本源是什么呢?我想中国传统的教育难逃其咎,教师牵者学生走,学生被动学习,长期的这种教育,形成了我们的定势思维,何来的自主探索?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