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80篇
  免费   36篇
教育   26185篇
科学研究   579篇
各国文化   327篇
体育   355篇
综合类   787篇
文化理论   143篇
信息传播   2140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438篇
  2015年   791篇
  2014年   1931篇
  2013年   1737篇
  2012年   2071篇
  2011年   2849篇
  2010年   2456篇
  2009年   2182篇
  2008年   2748篇
  2007年   1616篇
  2006年   1602篇
  2005年   1410篇
  2004年   1500篇
  2003年   1293篇
  2002年   1177篇
  2001年   1060篇
  2000年   747篇
  1999年   339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通过对沈从文湘西小说《边城》,《长河》中人物性格变化和社会历史环境变化的分析,寻找沈从文笔下理想人生形式和现实之间矛盾的原因,从而使沈从文的文化批判的意义和成因得以凸现。  相似文献   
52.
诗词中的“寄托”是指作品中的寄情托兴,它是我国诗人和词人惯用的手法。“寄托”起源于传统的比兴手法,它由一个诗章、一个意象的比兴,发展成为全篇的比兴,而寄寓表达词句表层意思之后的作者的深层的情志,只把诗词表面的形象作为载体,这种表现方法就成了“寄托”。比如李白的《梦  相似文献   
53.
爱心馒头     
刘军民两口子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要衣食无忧,生活安安稳稳的,他们就知足了。然而,他们近来却不得不抛下故乡的田土,来到人生地不熟的省城,“改行”干起了祖宗八辈都没有干过的营生——卖馒头。  相似文献   
54.
《沉沦》与《出奔》的题材相同,主题相异。从人物来看,前者消极,后者积极。在人物刻画上,前者擅长心理描写,后者转向客观描写。在景物描写上,二者都在景物中融入作家与人物的心境。在艺术风格上,前者真率飘逸,后者深沉冷峻。  相似文献   
55.
在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大师莫泊桑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玛蒂尔德这一女性形象长期以来始终是读关注、争论的一个焦点。在常规教学中,一般对她的评价认为她是一个庸俗鄙陋的小资产阶级妇女,不安现状,爱慕虚荣,所以才导致了她最终的悲剧命运,并对她的虚荣心进行了强烈的谴责,以致玛蒂尔德其人竟也成了“虚荣”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56.
在残雪的作品中,通过对人、社会、自然的诡异的审视,揭示出潜伏在潜意识深处的存在状态,布满了丑陋的意象,但正是在这种变态诡异的关系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才得到了异样的揭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但有外在的敌人,也有来自内心的敌人,这也许是更加真实和完整的人性。  相似文献   
57.
58.
倪匡在《我看金庸小说》中说:“金庸小说中的武功描写部分当然精妙绝伦,但比起其他精彩部分来,似乎不必专门提出来详细讨论了。”而我这篇文章恰恰要专门讨论金庸笔下的武功和武器。  相似文献   
59.
央视版《笑傲江湖》自播出后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江湖风波”——讽刺指责声音之激烈在中国电视剧历史上堪称史无前例,好像它是小说中的大魔头,正义人士无不欲除之而后快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