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89篇
科学研究   86篇
各国文化   46篇
体育   273篇
综合类   38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担当是明末清初中国山水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禅僧艺术家,他在诗、书、画、禅修诸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其中以山水画成就最高。担当的山水画及艺术思想在复古主义盛行的明清时期,可称得上是富有创新意识和极具创造性的。由于历史和地域文化的原因,一直以来担当的艺术成就没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关于担当的山水画艺术思想研究成果也较少。因此,担当的山水画艺术思想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客观体现,而从其艺术思想作较为深入的研究,有利于古为今用、借古开今。  相似文献   
82.
杨亮 《收藏界》2012,(10):90-91
王宸(1720-1797年),清代画家,字子凝、子冰,号蓬心、蓬樵,晚号蓬心老樵、柳东居士、蒙叟、玉虎山樵、退官衲子等,江苏太仓人。著名画家王时敏六世孙、王原祁曾孙。乾隆进士,官永州知府。工诗,书法似颜真卿,多藏古碑刻。山水画承家学,以"元四  相似文献   
83.
中国画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山水画在其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意境属中国传统美学的范畴,是关乎一幅画成败的重要因素。山水画极为讲究意境,并将其视为最高审美标准和最高追求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84.
书画展看多了,常有一种真叫人心动者少的感慨。然而,看了于太昌先生的诗书画艺术展后,这种感慨没有了,有的只是震撼。这不单是因为他的山水画中所展示出的那种跌宕起伏、大气磅礴的气势,更多的则来自他那自成面目、水滋墨润、写魂  相似文献   
85.
从头学起     
本期开始连载孙其峰先生绘制的《山水画教学示范画》。这些顺手拈来,无拘无束,任意挥洒,绝妙天然的山水画法范例,是孙先生厚积薄发的得意之作。也只有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特定条件下,才能淋漓  相似文献   
86.
中国山水画作为山水美的艺术表现,它的早熟首先是以中国人的“天人合一”基础上早期形成的对于山水自然美的审美欣赏作前提,其次是山水诗的早熟作了它的先导,而从绘画本身来看,人物画、佛教壁画中的山水背景更从审美和技法两个方面促成山水画的分化独立和完善成熟。  相似文献   
87.
故乡印象     
站在城市森林,仰望着灰蓝的天空,我常常哼唱这样一首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青山高,绿水似带绕山脚,鱼儿嬉戏乐陶陶……调还是那个调,词却被我改了。我把亲爱的故乡镶嵌进了这婉转空灵  相似文献   
88.
爷爷泡的茶     
罗慧 《湖南教育》2008,(2):15-16
爷爷泡的茶 有一种味道叫做家 他满头白发喝茶时不准说话 陆羽泡的茶 像幅泼墨的山水画 唐朝千年的风沙 现在还在刮  相似文献   
89.
道家中老子、庄子都是最崇尚自然山川,老庄之道就是从一切自然具体物质中抽象出来的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其思想体现为:"无为、处下、不争、柔弱、清虚、任自然"等.其目的于效法自然规律来治国、保身、养身及文学艺术创作.老庄认为道来自自然,而山水正是大自然的精华,山水和老庄的玄理在人们的主观意识是相通的,而山水画中的形象是表达玄理的最合适的媒介,山水画的作用是为了"澄怀观道".调动山水画这种形式,去体现和学习老庄之道.  相似文献   
90.
夕水 《今日科苑》2003,(11):18-19
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传承有序,成就辉煌。近半个世纪来,中国山水画更是流派纷呈,大家林立。今天我们向您介绍一位离休老画家——潘固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