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60篇
科学研究   2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基于城乡人力资源一体化探讨通过构建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劳动者的就业技能、提升工作福利以实现体面就业,进而促进农民市民化。重点探讨对城镇化催生的大量待转移劳动力、产业内现存低技能存量劳动力、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扶持。该就业服务体系由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就业技能培训体系、创业指导体系、劳动与社会保障体系构成。促进该体系的良性运行需要积极和消极的就业保障政策并行,其中积极的政策包括建构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奖励金制度、职业准入制度、就业公积金制度;消极的政策指失业保险与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32.
文章以我国城市化为背景,分析了转移农民在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身份下,他们所具有的角色冲突以及这种角色冲突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而结合转移农民再社会化的途径和内容,针对转移农民从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化,论述了职业教育如何促进转移农民的再社会化,促进转移农民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上向市民转化,从而发挥职业教育在城市化的社会背景下的特殊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3.
杨子舟 《成人教育》2016,(10):38-41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进行了战略布局和改革设计,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着赋能偏失与增能不足等问题.职业教育对市民化具有决定性作用,表现在提供职业资格证书代表的技能教育、毕业证书代表的学历教育、市民取向的素养教育和发展取向的创业教育.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职业教育路径,包括推进职教招生制度改革,满足多元教育需求;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支撑人才成长空间;建立职教成本分担体制,拓宽投入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34.
关注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关注农民工如何才能更好地立足城市、融入城市的问题。然而,城镇化的实践表明:农民工现如今依然游离在城镇与乡村之间,尽管他们的身份有的发生变化,但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与行为举止等依然与城市存在较大的社会距离。从文化方面切入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农民工要融入城市,文化涵化发挥积极的作用。对农民工个体而言,文化塑造着个体人格;对农民工群体而言,文化起到引导、规范、价值整合的作用。因此,从政策和制度层面给农民工以保障,从文化、教育等方面使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相融相生,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35.
农民工市民化是一项体现经济法的实质正义、追求社会效率的战略工程。当前问题在于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双重不足。为确保有序、高效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建议加强计划和投资方面的立法,引导农民工合理流动、合理布局,从而降低市民化成本;加强财政、税收、劳动方面的立法,鼓励企业吸纳农民工就业,调动技能培训市场上供需双方的积极性;加强农村财产交易监管方面的立法,规范农村土地的流转行为,明确农村系列财产权益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36.
农民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和关键。“东部快、中西部慢”的渐次滞后格局是其区域差异化的显著特征。全国20省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市民化进程与政府政策、主体意愿和行动能力三项要素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意愿和能力是市民化进程区域差异产生的关键要素。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市民化进程,从而促进均衡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各地户籍—土地改革的政策协同,以及广大农民主体意愿与行动能力的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37.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组成了一个名为"农民工"的特别群体,他们逐渐融入了城市,为城市的繁荣与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然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治参与出现两大困惑,农民工仍旧属于城门外的"陌生人",产生了政治参与动力功利性、政治参与态度两极化、政治参与价值模糊化的问题,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研究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治参与问题,对实现政治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8.
城镇化战略中农民市民化不仅是单纯的人口聚居,更重要的是农民角色向市民角色的转化,市民社会的发展蕴涵着市民角色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精神和品质,农民市民化的过程实质就是具备市民意识和精神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存在着制度性和非制度性障碍的阻碍,对电大而言,要在这些障碍中寻求机遇,充分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紧密结合农民市民化的实际需要,研究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教育策略,开发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39.
农民市民化是城市化整体进程中最为深刻的层面。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大中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加快,在一些发达地区出现了景观城市化与农民市民化相脱节的现象,使农民市民化问题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实际上,城市社会空间形态的转变与农民市民化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正是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不断地促进社会空间格局从分散布局到空间体系的构筑、社会空间流动从地域凝固到空间开放的催化、社会空间治理从政区分割到区域联动的形成;而这一系列重大变化正深刻地表明,农民市民化既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社会进程,同时也是城市形态变迁的空间过程。  相似文献   
40.
重庆市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约束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籍制度改革是中国城乡二元制度改革、缩小二元差距的牛鼻子,以户籍制度改革推动社会制度改革是中国未来三十年社会制度改革的重心。重庆市推进以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为切入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中国社会制度变革的一个试点和示范。但是城乡二元制度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巨复系统,制度之间相互约束;同时制度改革隐含巨大的改革成本。重庆市一方面要循序推进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同时在已有土地制度、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农村教育制度等系列改革基础上,还应推出农村退休养老保障制度、农村承包地退休退出制度、农村住房保障制度等关键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削弱和消除因制度原因造成的农民工市民化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