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14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398篇
教育   12530篇
科学研究   3719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1308篇
综合类   847篇
文化理论   72篇
信息传播   1702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94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405篇
  2019年   377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98篇
  2016年   393篇
  2015年   615篇
  2014年   1389篇
  2013年   1230篇
  2012年   1403篇
  2011年   1665篇
  2010年   1300篇
  2009年   1290篇
  2008年   1601篇
  2007年   1264篇
  2006年   909篇
  2005年   880篇
  2004年   789篇
  2003年   678篇
  2002年   564篇
  2001年   483篇
  2000年   411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安明山 《学会》2014,(6):39-43
2011年,湖北省科协实施"科技创新源泉工程",争取省财政每年300万元资金,30个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与高校科协获得资金支持;2013年,争取到中国科协地方学会能力提升专项资金100万元。目前,这两个支撑项目"杠杆效应"明显,促进了学会改革创新,提升了学会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92.
面对急剧变化的竞争环境,基于静态视角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已经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实践的需要。以动态能力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技术创新的动态整合模型,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进行理论阐释,继而运用我国中小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及其价值创造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投入能力、产出能力与转化能力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技术创新的动态能力;具有较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中小上市公司,其公司绩效与成长性要明显高于一般公司;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越强,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及成长性越好,即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于企业价值创造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993.
本文通过对外部性进行技术处理,构建了一个两区域的企业区位选择模型,尝试分析集聚外部性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货币外部性对企业区位选择存在明显的离散效应,而技术外部性对企业集聚具有很强的促进效应;技术外部性的正效应要显著大于货币外部性的负效应,从而导致集聚是企业区位选择的最优策略。通过对企业区位选择动力的拓展性分析发现,企业异质性尤其是技术异质性是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动力来源,而作用机制是竞争与选择效应。  相似文献   
994.
构建了基于FEDER思想的空间计量模型,采用1996-2011年我国大陆31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出效应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第一,我国省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第二,与多数研究结论不同,我国高技术产业存在一定的省际扩散效应和直接效应,但效果不明显;第三,警惕我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假象"和"高技术不高"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95.
基于产品质量改进思想构建了考虑能源效率改进与二氧化碳减排的经济增长模型,利用1999-2011年中国工业35个行业面板数据探讨技术进步通过影响经济增长与能源效率进而作用于二氧化碳减排的双刃效应。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在工业领域通过能源效率改进带来的减排效应尚不能抵消其推动经济增长带来的二氧化碳增长效应,但会使轻、重工业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向低端收敛;与轻工业相比,重工业的能源效率改进相对经济增长而言对二氧化碳减排的影响更强,以绿色技术创新带动重工业的能源效率提升将是未来节能减排工作的切入点与着力点。  相似文献   
996.
如何测算RD投入带来的综合效应,是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法和乘数分析法,以我国2007年42行业RD投入为例,从产业关联产出增值、劳动者报酬乘数效应值、国民收入乘数效应值以及直接投入新增就业岗位四个角度对RD投入的综合效应进行了测算,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带来的综合效应较大,应重视面向这些产业加大RD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的力度。(2)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邮政业、建筑业、教育、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行业带来的综合效应较小。(3)全社会应进一步重视RD投入所产生的巨大效应,优化科研经费投向,动态调整科研经费投入结构,提高其综合效应。本文的研究方法可以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研究结论可以为有关部门的RD投资决策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区域经济收敛性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建立RD边际生产力的测量模型基础上,探讨了中国30省市1999-2010年间RD边际生产力对区域经济收敛的驱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RD边际生产力对区域经济收敛存在显著的驱动效应,并且RD边际生产力驱动区域经济收敛存在1期滞后。研究还发现东部RD投入过量,西部RD投入不足,中部RD投入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998.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对与意识形态相关的经济利益、政治观念、文化实力、社会风气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利弊两方面。互联网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产生了正效应:它解放发展了生产力;使主流意识形态得到广泛的政治认同;实现了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它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传递正能量。同时,互联网对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也存在着负效应:它加剧了经济结构变化、社会群体分化;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演化为西方文化霸权的工具;它能催生出不良的社会风气,造成道德沦丧。  相似文献   
999.
对2012年1月4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SHIBOR隔夜品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SHI-BOR隔夜利率序列不服从正态分布,且具有尖峰厚尾及右偏的特征;②经过反复试算,发现在假设扰动项服从GED分布的情况下,AR(2)-EGARCH(1,1)-M模型能更好的拟合原序列,而且模型估计结果证明SHIBOR的波动存在反杠杆效应,说明“好消息”能比“坏消息”产生更多的波动.  相似文献   
1000.
李鑫 《中国科技纵横》2014,(4):142-142,144
闭合型地下连续墙作为一种新型的桥梁基础,刚度大、承载能力强,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对闭合型地下连续墙概念和特征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构造设计中墙体厚度、槽段接头、槽段平面布置以及顶板的特性,提出了土体物理性质和几何尺寸对闭合型桥梁基础的受力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