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79篇
科学研究   33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1.
文本利用出土文书,结合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探讨和田地区绿洲演变的历史轨迹和唐宋之际坎城的相关问题。汉代于阗兼并扜弥成为南道上的绿洲大国。唐于阗东境坎城地区位于原扜弥南侧的媲摩绿洲。坎城原称捍广女林,5世纪后系丝路南道重镇,市场活跃,棉纺丝织,远近驰名。中外商旅特别是汉地行人多驻足于此。唐代于阗地析十州,以坎城为中心的一州之地,东抵尼壤,北控神山,西接于阗市城一带,南与卢州相连。五代时于阗国地依旧,坎城或绀城称为绀州。唐坎城地扼军事通道——神山道,有坎城镇设置,为汉军守捉使驻地,或有汉城之称。本地百姓多聚居于附近的质逻六城(村),此系州刺史治所所在,作为州的行政首府,六城亦为州名的通称。由于干旱缺水,生态脆弱,加之不断战乱,媲摩绿洲逐渐退缩,11世纪后,东南沿河的克里雅绿洲代而兴起。  相似文献   
22.
伊与部马养在《从驾应诏》诗中提到“瑶池”和“白云篇”,而“瑶池”与“白云谣”典故出自《穆天子传》,明示他受到《穆天子传》影响.伊与部马养是有文献可证的《穆天子传》在日本的早期接受者,其接受时间在持统天皇702年逝世之前.731年葛井连广成奉试对策提到了“黄竹”和“白云”,“黄竹”典故也出自《穆天子传》,说明日本上层对《穆天子传》已很熟悉.日本学者在诗文中引用《穆天子传》,既与他们注意学习《昭明文选》和李善注有关,也与他们直接阅读《穆天子传》有关.《文选》李善注本可能不是直接从唐朝传入日本,而是通过新罗间接传入.《穆天子传》则更有可能是由日本遣隋使团、遣唐使团中的学问僧与留学生带回日本.基于此,笔者将《穆天子传》传至日本的时间上限定为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年),日本圣德太子初次派遣留学生到中国留学;下限则为日本持统天皇逝世之年,即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具体时间难以确考.  相似文献   
23.
《宜宾学院学报》2015,(4):29-36
历史上有同名而不同设置时期、不同境域的汉置南广县与梁置南广县之分。学界过去对此研究明显不足,有诸多纷扰和混淆,至今余波未息。将传统文献与考古发现结合,考述"南广"的建置和沿革,可以为全面认知宜宾地区行政建制变迁提供一个具体而微的例子,进而有助于从"地方"视角增进我们对区域历史地理及文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   
24.
25.
26.
冥王之悟     
毛翰 《老年教育》2011,(7):23-23
《笑林广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鬼托生投胎时,被冥王判作富人。鬼请求道:"我不愿富,只求一生衣食不缺,无是无非,烧清香,吃清茶,过安闲日子。"冥王告之:"若要银子使,便再给你几万也是有的,而这样的安闲清福,却难给你享啊!”  相似文献   
27.
《四库全书总目》之《广弘明集》条,对道宣节录文献之真实性有揣测不实之评述。本文参照《魏书.释老志》以及《广弘明集》之编纂体例,辨正《四库全书总目》之失误。  相似文献   
28.
分析大广高速公路跨滹沱河及分洪区工程,对滹沱河及滹滏区间平原排涝分洪区防洪影响,及对水利工程、村庄采取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9.
文言趣读     
正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参考篇目不识一字有延师教其子者,师至,主人曰:"家贫,多失礼于先生,奈何!"师曰:"何言之谦,仆固无不可者。"主人曰:"蔬食,可乎?"曰:"可。"主人曰:"家无臧获①,凡洒扫庭除②,启闭门户,劳先生为之,可乎?"曰:  相似文献   
30.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简称"大广赛")自2005年第1届至今,共举办了12届13次赛事。自2006年开始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积极组织参加"大广赛",十几年来,参赛作品超过3 000幅(组),多次获得湖南省一等奖及国家级等级奖,湖南省优秀组织单位的称号,指导学生参加"大广赛"十几年来,积累了丰富经验。本文通过对中国元素的解读,特别是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分析,对历年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参赛作品总结分析,探讨其中国元素应用路径及应用意义,使学生在参赛过程中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加大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