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94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9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天人合一”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至少有三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庄子》的“人与天一”,其观点是天人相分别。第二种形态是董仲舒的“天人一也”,其观点是天人相分而相似。第三种形态是张载的“天人合一”,其内涵是天人合为一个生命体。上述三种形态之中的第一种和第三种形态所表述的观点是直接对立的。因此,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天人合一,作为一种现代表述,是一个无效的命题。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哲学理念中,人性论和人生价值观有效的统一是一主要特点。我国的传统形式哲学人性论中,主要探讨的核心内容则是人的本性,对于价值观的有效形成,其理论形态是人应该如何做。人性来源于上天,这是一种自然性的形态,并且为人类未来的生活情况,或者是人们需要怎样的生活奠定了基础。在哲学的视野角度中,人性再一次的发现为人类的未来生活提供了可能。文章将张载和王夫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他们所提出来的人性论思想进行比较,从理论依据、内涵认识以及成性路向三个方面着手,对张、王二人提出的人性论思想进行全方面对比。  相似文献   
13.
《横渠易说》与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载作为理学奠基者的地位是首先在《横渠易说》中奠定的。张载穷究天人、合一道性、复兴和重建儒学是立足于易理尤其是标志着儒家世界观建立的《易传》哲学,并以《易》融通《孟子》和《中庸》。其所著《横渠易说》已基本上克服了汉唐诸儒以天人为二本的状况,并确立了“性与天道合一”的理学主题,初步实现了新儒学“天人合一”体系的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14.
张载是关中理学的创始者,其美学思想既具有传统儒家美善合一的伦理美学观念,又将内心修养的趋于完美与亲身实践美政理想相结合,主要体现在天理之美、人性之美和名行之美三个方面。天理之美广布周遍而清湛明净,是宇宙间的至美;人性之美具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个层面,天地之性作为气的普遍本质构成人与天地万物的本性,而气质之性则体现出人作为个体的特殊气质;名行之美是天理之美和人性之美的实践表现,在内完成持中敦厚的自我完美,在外实现匡时济世的“四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作为近代哲学家并一直追寻自由的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具备着近代性和现代性的双重性。通过与怀特海的哲学思想、胡塞尔的哲学思想、张载的哲学思想相比较,可以看出斯宾诺莎与其时间上不同、地域上不同的三位著名哲学家在思想上有相似的倾向性,可以说是哲学思想上的同行者。由此看出,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具有能够超越西方和东方的空间距离,以及近代和现代的时间距离的思想上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16.
北宋张载曾有一段关于草书的论述,后被郭沫若、沙孟海及诸多著作者误认为南宋张栻所言.本文从编辑学的角度考察造成这种以讹传讹的原因,并从编辑实践意义上概括在引文运用上需要注意的四个方面的教训.  相似文献   
17.
杨勇 《文教资料》2008,(27):67-68
道在张载的哲学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从易的思想背景、对峙佛老的空和无、就太虚和气而言的道及其道、神、易的关系来阐述张载所讲的道,以使读者对张载的哲学思想有个较清楚地认识.  相似文献   
18.
李觏及其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觏是我国北宋中期江西籍有深远影响的进步政论家、教育家、哲学家。本文根据他在当时两次重大政治改革中的进步态度和理论影响,根据他的哲学思想在我国哲学发展史从隋唐进入宋明时期之伊始,开启唯物主义反唯心主义理论之争的先声等史实,论述了李M思想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关学的创始人张载,其思想具有独创性。他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他的成功理念。他的成功理念主要包括做人的大气品格;求真的批判意识;开拓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0.
本从“一物两体”的矛盾观、“动非自外”的内因论、“变化渐”的形式说三个方面对张载的辩证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尤其是张载关于“两”、“一”范畴的理论和“动非自外”的内因说对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张载同其他的哲学家一样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应科学地界定张载在中国古代辩证思想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