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9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5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1 毫秒
101.
<正>对问题学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需要我们去正确认识他们,深入研究他们,正确评价他们,更需要我们的爱心、匠心、耐心,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记得我刚进一校,被学校安排到一年级组,接任一年级6班班主任工作。说实话,对付一年级孩子,我还真不知道从何下手,面对79张可爱而又陌生的小面孔,看着79个野性十足,毫不懂规矩的小家伙,真觉得束手无策,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不过,两个月  相似文献   
102.
1999年,冠昊生物在国内注册,四年没有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宣告结业。是两个人,携手让冠昊生物起死回生,八年做到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如今市值已达60多个亿,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收录为EMBA参考教材八大案例之一。这两个人,一个是时任也是现任冠昊生物董事长的朱卫平,一个是后来成为冠昊生物首席技术官,副董事长的徐国风。  相似文献   
103.
成放 《新闻实践》2011,(11):77-78
著名报人徐铸成从1927年就读大学时半工半读涉足新闻界,直到1957年被迫切封笔,历时30年。用他自己的话说,“30年来,一直在《大公报》和《文汇报》这两家报馆兜来兜去。”  相似文献   
104.
张保华 《天中学刊》2005,20(1):82-84
张爱玲、徐行这两个作家在其共有的海派符号之外,还在美学追求、精神分析学运用、哲学思考等几个维度显示出风格独标的个人化话语表达方式.而且这种对人生别样的介入方式也丰富、完满着现代文学的整体生命结构。  相似文献   
105.
106.
范克平 《武当》2004,(9):66-67
秦淮区胭脂巷的名武师徐铸人素有“怪腿”之称。据民国出版的《少林拳图解》等史料记载:“江宁(府)徐铸人尤著……精于怀心腿法,”相传,徐在与人交手比搏之时.可将单腿(或左或右)由长衫领口内抽出,与敌相距寸余,即可贴面抹踏致其仰面倒地.对方倒地后方才明白自己已遭打击。1937年元月的一天,  相似文献   
107.
徐訏的小说创作在浪漫传奇的通俗形式之下展开的,是对爱情、人性、人生以及宗教等方面的现代性追问。这种追问主要表现为爱情的哲理反思、心理的深层剖析以及宗教的关怀与提升这三个方面。这种融哲学、心理、宗教于一体的生命的道说,体现了对人的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索,是徐计小说的现代性的主要表征。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从人物的塑造、爱情的唯美、情节的处理及语言的运用等方面分析了徐言于小说中所体现出的“节制”这一文本特点,并进而通过徐訏本人的性格、学养、经历和宗教信仰等方面探究了此种文本特点的根源,从而在其小说中与读者共同品味那个深埋着的徐訏。  相似文献   
109.
徐Yu早期广泛摄取诸种西方化思潮。他既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强烈兴趣,又服赝康德、柏格森的唯心主义哲学,同时也认同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最终确立了自由主义的价值观,从而与左翼思潮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110.
徐訏的传统情结相当深厚,儒家、墨家、道家、佛家等传统文化观念与传统文学文本对徐訏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徐訏对传统文化并未全盘接受,而是接纳从传统文化肌体上剥离出来的带有民间色彩与世俗气息的思想信念。中西文化对比是徐訏文化反思的中心,他虽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但他十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落后腐化的一面与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更崇尚西方现代文化中的科学、民主、自由。徐訏小说受到中西文化两方面的影响,传统与现代性交织并向现代性倾斜是其小说明显的文化反思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