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5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5篇
教育   52892篇
科学研究   2269篇
各国文化   67篇
体育   616篇
综合类   1017篇
文化理论   129篇
信息传播   2966篇
  2024年   134篇
  2023年   498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610篇
  2020年   715篇
  2019年   789篇
  2018年   447篇
  2017年   903篇
  2016年   1430篇
  2015年   2103篇
  2014年   5125篇
  2013年   4439篇
  2012年   4997篇
  2011年   5676篇
  2010年   4830篇
  2009年   4393篇
  2008年   5178篇
  2007年   3684篇
  2006年   2474篇
  2005年   2163篇
  2004年   2373篇
  2003年   2244篇
  2002年   1721篇
  2001年   1131篇
  2000年   835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心理成熟、人格完善定型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的学生,对社会、人生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刻.他们在情绪上多表现为热情偏执、易冲动与淡漠相结合,自尊自信与自卑怯懦相结合.他们往往在同学面前想以大人的身份出现,而在家长和老师的眼中,他们又还是个孩子.笔者与这些"小大人"打了十余年的交道,不敢说尝尽了甘苦,却也有一些心得,尤其是在对待学困生方面,积累了一些方法,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见解.谨以此向同道中人求教.  相似文献   
32.
33.
试论普通话教学中的心理素质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从学习动机、情感因素、心理调控等方面,论述普通话教学中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及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34.
班主任工作中“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重要工作。要立足实际,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5.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及身体素质提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一般地说,学生的智力因素普遍差别不大,而主要表现在非智力因素上。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感知、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中的操作系统。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中的动力系统。而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是往往容易被忽略的教学因素,而在教学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将来的发展又是至关重要的。针对此,我们除了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外,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以下简称俱乐部)活  相似文献   
36.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了558名10~16岁的少年运动员,结果表明少年运动员SAS均分为40.65±9.47,以SAS标准分50为划界分,16%的少年运动员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研讨式教学过程及数学案例的分析,从创新思维基础、创新思维素质、情感体验及创新思维评价方面,讨论了研讨式教学对发展大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作用 .  相似文献   
38.
思想品德课最基本的是要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问题。《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品课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就是说,着力导行,注重实效是思品课的重要特色和目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认识与行为之间有一条鸿沟,需要用实践  相似文献   
39.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它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主观体验。没有对于事物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就不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态度,认识深化了,情感也随之变化、加深。  相似文献   
40.
彭蠡波心弄明月,诗星入肠肝肺裂--试论白石的诗与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代宋初,词还是被视为诗的辅助,传统的诗言志、词谴兴的分工俨然分明,而到北宋中后期直至南宋,随着词的地位逐渐提高,它成了与诗并驾齐驱的独立文体,这种分工观念也悄然发生改变,诗、词表达寄托功能开始倾向互渗互补,这一点在南宋文人姜夔的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本文试对此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