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99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69篇
教育   10971篇
科学研究   1912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1588篇
综合类   388篇
文化理论   61篇
信息传播   1419篇
  2024年   209篇
  2023年   844篇
  2022年   498篇
  2021年   999篇
  2020年   844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389篇
  2014年   1010篇
  2013年   789篇
  2012年   1059篇
  2011年   1035篇
  2010年   925篇
  2009年   1262篇
  2008年   1294篇
  2007年   983篇
  2006年   844篇
  2005年   805篇
  2004年   437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仲杰 《钓鱼》2004,(24):48-48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钓线的线径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2.
调标先测饵     
吴延明 《垂钓》2004,(7):24-25
悬坠钓法是钓鱼大学中一门知识丰富、涵盖广阔的新兴学科和研究课题。无论你是“教授”、“老师”还是“学生”,都会觉得这是一座宝库,永远也开采不完。  相似文献   
23.
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隐身于社会的阴暗角落,奔波在世间罪恶与世俗生活的边缘,诠释着影片中“卧底密探”的传奇经历。为了揭开他们身上去遮雾罩着的神秘色彩,记者走近了这群另类职业“线人”。  相似文献   
24.
伏治友 《钓鱼》2004,(16):24-24
我有两支抛竿,钓鱼时经常同时使用。其中一支经常上鱼,另一支很少上鱼。上鱼的一支是从地摊上买的,质量确实很差,绕线轮有时失灵,连线也很难收回.不上鱼的一支倒是从商店买的正规产品。  相似文献   
25.
抛竿用线     
李哲 《钓鱼》2004,(7):32-32
先把鱼线轮固定在抛竿上,关闭出线开关,将线从小磁环按正常穿线的相反方向,自上而下,先小后大地从磁环中穿过,将线档架翻开,再将线头结死扣拴在线轴里,把线档架复位。如果装的是散装线的话,可找个人协助一下,先将散线一圈圈的理顺,绕线者应缓慢地一圈圈地绕。遇有相交的圈数,应仔细地理顺后再绕。绕盘线时,可一人独立操作。可将地上放一只面盆,然后用些东西盖住盆口,钓者手抓竿并用拇指与食指捏住线(需带手套,防止鱼线划伤手指),可稍稍捏紧一些,使绕上的线不致于太松,此外,也可将盘线套在酒瓶颈上绕,绕时也不会发生乱线。  相似文献   
26.
张炎冰 《钓鱼》2004,(22):23-23
抛钩后浮标翻身站直,稍作停留,然后下行,最后稳定于钓目,这是浮标的基本运动规律。然而,精明的钓手发现,鱼上浮后浮标翻身太慢会错失鱼讯。于是改进浮标,用钢脚,或者在标脚上卷一点铅皮,翻身就快了。可是这样一来,线组的运动轨迹变了,信号也随之出现了变化。  相似文献   
27.
解东伟  郅辽文 《钓鱼》2004,(2):20-21
2001年,我在上海渔展会上买了一支极硬调63米“鲫川”鱼竿,一直没有派上用场。10月12日,我在一钓友用矶竿钓住大青鱼,挪位控鱼移开钓点20多米后及时抢窝,在他还没有把鱼抄进网,也就是相隔20分钟时间于同一钓点用“鲫川”鱼竿,线组为母线5号,子线15号编织金刚线与鱼搏斗了2个回合,在第3次冲突中因竿线失去操作角度而被迫松手,最后由养鱼人划船,乘舟追出100多米才把这尾重12千克的青鱼控住。  相似文献   
28.
王兴禹 《垂钓》2004,(3):42-45
忘了那些袋装商品饵吧!这些随手就有的好东西才是你游钓时的首选!  相似文献   
29.
孙冬雪 《吉林教育》2009,(7):122-123
作为一线教师,身上肩负着教育和看护孩子的责任,我深知责任有多么的重大。但俗话说“无律无法不成方圆”。我一直以来坚信只要有好的管理方法就会有好的教育,然而班级管理始终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探究的课题,这就是管理的艺术。  相似文献   
30.
冷眼看课堂     
回顾新课改以来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回味课堂中呈现出的那些“迷人景观”,着实让我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可透过“浮华”窥其背后,审视这些“热闹非凡的场面”,却潜藏着不少值得我们去理性面对和冷静反思的东西。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站在实践新课程理念的最前沿,我们应该,也最有资格站出来对一些热现象进行冷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