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的诗都回归自然,情与理结合,都同属浪漫主义诗风,但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不同,二者诗作又有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52.
正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品德培养、情感熏陶于一体,采取理论传输、情感熏陶、心理疏导、榜样示范、实践操作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呢?一、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启迪功能,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53.
正本文别具一"格"中的"格"指格式,即议论文的结构。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结构混乱,学生们往往没有谋篇布局意识,想到哪写到哪,为了凑字数,又东拉西扯,导致文章支离破碎、毫无逻辑性。下面介绍四种议论文结构,帮助学生们从"无格"到"入格",既而"出格",写出别具一"格"的议论文。一、串珠格式(议论文的广度)串珠格式,即并列式结构。选择事物几个有代表性的方面,并有序组合,串联起来,从而使我们更全面完整的认  相似文献   
54.
方东美是二十世纪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从“普遍生命”出发探讨生命哲学,建立了以生命为中心的审美价值本体论.在方东美的生命美学思想中,为了宇宙与人生、事实与价值达到统一状态.方东美从心性之学的进路深刻分析并继承与发展了阳明心学的“致良知”学说,从而建立了其生命美学思想中兼容“情”“理”的生命本体.  相似文献   
55.
《婴宁》与《青凤》是《聊斋志异》中爱情描写的两篇优秀作品,蒲松龄为读者塑造了婴宁与青凤这两个美丽、善良的少女形象。青凤是一个世家出身,阁训严谨,温柔典雅,情礼兼备的传统少女形象;婴宁则是一个充满山野之气的、活泼灵秀、纯真烂漫、独具光彩的少女形象。通过对蒲松龄笔下这两种类型的少女形象的塑造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了这两篇小说的篇章结构、写作特点、表现方法及作者的文化意蕴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6.
<正>浏览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现代诗歌阅读考查仍然占有一席之地。仔细研究这些中考试题,就会发现有"两个注重"的特点:既注重对诗歌的整体感知,又注重对诗歌局部细节赏析,包括对诗歌意象、画面(或意境)、所蕴含的哲  相似文献   
57.
陆芳 《教师》2014,(21):128-128
正一、亲子交流的含义亲子交流,应是家长和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以信任和理解为前提,敞开心灵,互通思想、观念、知识、技能、行为对错等方面的有无,以达到触动心灵、激发情感、激浊扬清、共同进步之目的的一种言语、眼神和肢体交流。亲子交流的基本含义是:①亲子交流是家长与孩子间处于同一位置,相互平等;②亲子交流是家长与孩子间敞开彼此心灵,相互信任;③亲子交流是家长与孩子间交汇心灵眼神,相互理解;④亲子交流是家长与孩子间互通  相似文献   
58.
《牡丹亭》主人公杜丽娘被视为中国古代传统女性个性解放的代表。其实,在她的意识中,对情爱的追求和对礼教的坚持同时存在,正如她自己所说"鬼可虚情,人须实礼"。这种情与理的交叉与调和并不代表她是绝对反对传统礼教的。她的矛盾性格、情理的变化需要更为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59.
《绣襦记》为了让李亚仙和郑元和得以欢喜团圆,作者设计了皇帝赐婚的结局,将两人的结合变得合情合理.这种结局的设计无疑是情向理的屈从,情最终还要回归到理中,体现了两人的爱情与程朱理学的禁欲主义观念、封建社会的门第观念及婚姻观念之间的矛盾.故事在看似喜剧的外衣下,彰显出浓厚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60.
语文教学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也是情与理的交融,讲究教学的艺术性。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且充满生机与活力,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用"境"去营造,用"情"去浇灌。一、语文"情境课堂"探究的内容"情境课堂"需要具备充满智慧与情趣的空间,通过学习情感、学习氛围、具体语境场景等的创设,拉近学科教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路径。语文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写作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