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964篇
科学研究   100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39篇
综合类   85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8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1.
汉语词的理据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词的理据包括意味形式和内在形式两大类。其中内在形式理据是主流,具有意合性特点。本文通过实例对汉语词的理据特点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32.
“爱V不V”句式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爱V不V”句式来源于部分“如果爱V,那么就V;如果不爱V,那么就不V”这种两重复句原式的紧缩。原句式在语用层面上分布于三种不同的语境,从承载语义信息特点上看,它可以分化为A、B两种不同类型。“爱V不V”句式是由承载B类语义信息的原句式紧缩而成的。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从中英电影名互译两个方面出发,通过大量的实例,对中英电影名的翻译进行了探讨,总结了音译法、直译法、音译和直译结合、意译法、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及重命名这六种方法.  相似文献   
34.
词之源流,众说纷纭,概存有三,方宗归一,宜以兴起隋唐之说较符实际;与时俱进,传承有绪;流派纷呈,意格诸多;迭经反复,后继绵衍,中华瑰宝,永代弘扬。共四层。  相似文献   
35.
“意在笔先”最初是对书画理论的见解,后代文论家把这一见解推而广之,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命题、且倍受后人推崇。本文把“意在笔先”同一些质疑的观点“意随笔生”、“情在笔先”进行了辨证的比较。从而说明“意在笔先”不是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我们需要用辨证的眼光去审视它。  相似文献   
36.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因受中英两种不同文化思维影响而产生的学生在英文写作上的句子形合(hypotaxis)障碍作了实例剖析和理论探讨,从文化思维冲突的角度,从理论上探索了学生写作英语句子存在的形合障碍问题,为改进学生的英语写作提供了新见解。  相似文献   
37.
教了多少年的语文.对“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这个观念已是深信不疑.所以每教一篇课文都要把这个“工具”(时髦的叫法是“载体”)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讲一通,不过讲来讲去都离不开准确、鲜明、生动之类.这也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教学习惯。初中语文新课标把语言教学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语言成了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根本任务。这让我隐隐感觉到语言观似乎有什么变化.但又说不清道不明究竟是什么变化.故而语言教学的观念和方法仍然和过去的一样。还是先“意”后“言”,重“意”轻“言”,还是“言”如何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那个“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38.
作为一门语言,逐字理解并不适用于英语阅读和学习。强调意群阅读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样也从课前的阅读延伸、课上的句型操练以及课下的活动开展方面,向广大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了系统的意群阅读法的英语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9.
叠词是汉语古诗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其在翻译成英语时是个难点.本文通过使用许渊冲的"三美"论赏析汪榕培翻译的陶渊明的诗,进而总结出汉诗中叠词的荚译方法.  相似文献   
40.
作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管理者,班主任担任着领导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角色和任务,本文论述了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对调皮学生纪律意识和情感意识的培养,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