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3篇
教育   72篇
科学研究   71篇
体育   76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慢性咽炎系咽部黏膜的慢性炎症,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症状顽固、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的特征.临床治疗方法很多,单采用西医西药治疗时很多患者效果不很理想,远期疗效也不如中医药[1].而教师的职业特点是:长时间高声授课,加之粉尘刺激,故慢性咽炎已成为专业教师的一种职业病.我们采用以自拟清咽茶为主辅以西医辨证施治,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12.
目的制定科学、严谨、实用有效的运动处方,为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非药物治疗的实施途径。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及访谈法,针对个体因素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分析。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恰当而规律的运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机体和骨代谢均有正面影响,可以改善患者全身各脏器的功能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13.
以健康中国建设为背景,梳理个体健康责任的理论依据,分析我国慢性病防治中个体责任缺失的现状和表现,并据此提出建构个体健康责任的主要方向。建议个体应通过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主动接受健康教育、参与慢性病筛查、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等在慢性病防治中承担起社会健康良性运转所需的基本义务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14.
徐芳 《家庭教育》2014,(10):44-44
虫二高中需要住校,只有周末两天是在家吃饭的。在学校吃了一个月回家,我就发现虫二胖了,算了一下超出标准体重4公斤!这可不能轻易放过,因为青春期孩子的体重对成年后的身体素质的影响非常大,尤其因为营养过剩而引发的慢性病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健康。  相似文献   
215.
我今年75岁,20年前得了脑动脉硬化,维脑路通、脉通、华佗再造丸、维生素从A到E……一大堆药、营养品吃了一年半,病情没见任何好转。1993年,一个偶然机会我看到了倒立健身的资料,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练习,至今已经18年过去了,我的脑动脉硬化不仅完全治愈,我的身体也越来越健康,没有患上任何慢性病。  相似文献   
216.
数十年来,我们只是提高了早期癌症的治疗效果,癌症的机理,也只是显示了冰山一角。但是癌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相似文献   
217.
本书详细阐释了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病变及相关中医对治,讲授了中医望闻问切常识等,帮助人们简明认知人体发生病变时的微小征兆,指导人们尽早发现身体的疾患并及时医治。这既是实用的人体智慧之书,也是养生与生命智慧之书。  相似文献   
218.
沈友权 《嘉应学院学报》1996,(1):107-110,106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此症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及有效防治措施。本文通过对梅县人民医院近6年来126例MOF患者的临床观察,对其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防治措施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可供临床工作者对MOF患者的医治作参考。  相似文献   
219.
路迪民 《武当》2013,(8):56-57
看到《武当》2013年第5期王文轩先生《避"酸"求"碱"》一文,使我想起四五年前在出版物及网上的讨论。当时,"酸碱体质论"或"食物酸碱平衡论"炒得很火,认为酸性食物是百病之源。然而,另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酸碱体质论"缺乏科学根据。我当时下载的《专家痛批伪科学,"酸碱体质"纯属谬论》一文,还保留在我的电脑中。经上网查阅,发现目前宣扬"酸碱体质论"的文章依然不少,当然也有批驳的文章。我的女儿是内分泌学的博士,副主任医师。我问她在医学上有无"酸碱体质"之说,她说根本没有。为辨明是非,我想把有关  相似文献   
220.
我患手脚冰凉症已多年,到了冬季就更不用说了.虽然经过治疗,但是疗效欠佳.后来,一位老中医说,手脚冰凉是体内阳气虚弱所致,长期患慢性病及新陈代谢缓慢的老年人会出现这种症状.中医讲究"动则生阳",适当加强锻炼是改善体内阳气虚弱的有效疗法.我依据自己身体实际,采用了"五动"疗法,并坚持了多年,不但手脚冰凉症不药而愈了,而且还增强了体力和耐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