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31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74篇
教育   16877篇
科学研究   2672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2094篇
综合类   947篇
文化理论   125篇
信息传播   4256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294篇
  2019年   330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357篇
  2016年   528篇
  2015年   939篇
  2014年   2363篇
  2013年   1891篇
  2012年   2222篇
  2011年   2309篇
  2010年   1843篇
  2009年   1849篇
  2008年   2618篇
  2007年   2067篇
  2006年   1157篇
  2005年   1235篇
  2004年   836篇
  2003年   791篇
  2002年   652篇
  2001年   653篇
  2000年   577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轻情,加强与改进《原理》课堂教学必须注重情感投入,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教学取得成功和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情感投入须通过课堂情感交流、内容情理交融、活动激发情感、课外情感沟通等方式来完成,而这需要《原理》教师加强修养,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和驾驭情感的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原理》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92.
张林 《传媒》2005,(6):40-40
在新闻报道中,事故报道也必不可少.当新闻记者特别是驻地记者见到或听到当地发生诸如火灾、交通、矿难事故时,有责任把它报道出去.报道事故的目的是为了相关部门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同时也是为了以正视听,防止以讹传讹.因此,记者在对事故的报道中,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要夸大、不要渲染,更不要道听途说,否则就会造成不良影响和效果.  相似文献   
993.
在报道政法系统的题材时,发现有的记者和通讯员常有用错法律概念的现象,引起法律工作者的质疑,使当事人产生歧义,也易使报道对象名誉受损,给读者造成法律误导,影响宣传效果。笔者多年担任公、检、法、司等战线记者,从来稿中发现用错法律概念的现象不少,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深度报道在纸质媒体上的分量越来越重,它的出现和逐步繁盛,绝不是偶然的,是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竞争的扬长避短的举措。但深度报道也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有些深度报道过“深”,以至“深”得让读者看不懂,显得很死板,读者不愿意看,使发行量下降,宣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让深度报道活起来,成为新闻从业人员面临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995.
数码相机白热化,器材市场已经形成偏向数码相机一边倒的阶段,不少影友舍钱赔本淘汰了胶卷买了数码。其实,数码相机也有其局限性。国外大型图片社的摄影师很多,可还是保留着传统相机,甚至还有使用结实耐劳的手动相机——徕卡和FM2。按说国外的摄影师比我们有钱,科技也比我们发展得快,接触数码相机肯定也比我们早,可为什么还要留着传统相机呢?我个人认为,数码相机方便陕捷,立即可以观看拍摄效果,应用范围主要是新闻发稿和在某些商业领域替代“拍立得”的后背。然而对于摄影创作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按照拍摄题材而定。  相似文献   
996.
孟又新 《新闻窗》2005,(4):54-54
在同一区域的新闻媒体,在新闻的来源问题上,往往大都是相同的,政府部门举办的活动,主办者想扩大宣传效果,经常是主流媒体一家不漏地通知。社会新闻也大同小异,公、检、法、司,质检、医院、工商等部门一旦有新闻,也会各家媒体一律满请。在媒体共同扩充版面和频道的今天,外地新闻(包括世界新闻)成了新闻的另一主要内容,而这类稿件的来源,各家编辑只有从新华网等有限的渠道获得,这就形成了不同媒体之间新闻源趋同的局面。我们经常听到读者说《贵阳晚报》《贵州都市报》《贵州商报》买一份就行,反正内容都差不多,这就是媒体同质化的结果,也是各新闻单位所不愿意看到和发生的,它影响了媒体的现象和传播效果,削弱了广告的有效命中率,使受众产生大多数媒体都是一个面孔的错觉。  相似文献   
997.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了。广播新闻传媒的发展也是这样。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广播新闻传播在节目内容、播出和接收形式乃至传播效果等方面更为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998.
王建词 《河北广播》2005,(4):41-41,45
随着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广播新闻节目的提要写作越发讲究,提要由于在节目中先声夺人的位置,别致新颖的提要写作显得非常重要。写好了它可以直接吸引听众的注意,给人以心旷神怡,耳目一新之感,也可达到提升节目质量,扩大宣传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9.
丁柏铨  李卫红 《新闻传播》2005,(10):10-14,17
时政新闻历来是新闻报道的“富矿”,在我国尤其如此。而近年来,由于受众欣赏口味的多元化。以及时政新闻的冷漠面孔和几十年不变的僵硬模式。使受众对其阅读和收听收看兴趣日淡。由此使时政报道的新闻价值和传播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分析长处与不足。总结经验与教训,进而使时政报道与时俱进、焕发青春。这是大家共同的关注点。本刊这期组织的学界与业界新闻研究和从业人员,就从多个方面对如何搞好时政报道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和经验体会.希望能给改革创新中的时政新闻报道带来一些新鲜的“养分”。  相似文献   
1000.
纵览全国各级电视台当中有一半以上的电视台开办了生活服务频道.其宗旨大都是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实际。作为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也要有本专业频道主持的特色。主持人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这一点已经得到电视界的普遍认同。主持人的自身条件(包括年龄、外貌、性格、气质、知识结构和阅历等)是形成主持人独特的形象魅力的内在因素.而节目的特点和受众的心理需求则是对主持人形象定位和风格形成的外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